[東南亞週報44] 菲年底解除民答那峨戒嚴、星美簽協議星空軍將在關島設分遣隊、緬將擁首艘潛艦引泰關注

[東南亞週報44] 菲年底解除民答那峨戒嚴、星美達成協議星空軍將在關島設分遣隊、緬將擁首艘潛艦引泰關注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44期,為讀者挑選2019年12月7日至12月13日期間,有關菲律賓、新加坡、緬甸、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

Issue: 44 | Dec. 7- 13, 2019

編譯:荊柏鈞、柯昀伶、鍾依吟


34279939114_5f2a133538_o
相關團體抗議在民答那峨島實施戒嚴(Joe Catron@flickr, CC BY-NC 2.0)

菲律賓|民答那峨島將結束兩年半戒嚴

菲律賓總統府於12月10日宣布,將於今年12月31日解除在菲國南部以穆斯林為主的民答那峨島,實施長達兩年半的戒嚴

杜特蒂自2017年5月起宣布在菲國南部民答那峨島的戒嚴令,以防止伊斯蘭國(ISIS)等恐怖組織持續發展。當時被認定為伊斯蘭國分支的菲律賓武裝團體阿布沙耶夫(Abu Sayyaf)、馬巫德集團(Maute Group)在馬拉韋市(Marawi)展開攻擊,攻佔市政府等組織,並升起伊斯蘭國的旗幟。武裝團體與政府安全部隊展開武力衝突,時間長達5個月,造成1,200人死亡、40萬居民遷移,此次衝突更被視為是菲國近年最大安全危機

菲國雖在2017年10月宣布已擊斃阿布沙耶夫首腦哈比倫(Isnilon Hapilon),然當地仍未恢復安全狀態。原為期60天的戒嚴令,也一再延長。最近一次是菲國國會在2018年12月決議第三次延長戒嚴期;最高法院也於今年2月表決,支持政府延長戒嚴至今年12月31日的決定。

根據聲明,軍警方認為當地安全狀況已有改善,包含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叛亂已有減弱趨勢、犯罪率下降等。府方發言人帕內洛(Salvador Panelo)指出:「總統府有信心,安全部隊在12月31日後不延長戒嚴令的情況下,仍可以維持民答那峨的和平與安全。」


13737651674_f184e966a3_o.jpg
新加坡空軍直升機(Henry Bailey@Flickr CC BY NC ND 2.0)

新加坡|星美簽軍事協議 將在關島設星空軍戰鬥機訓練分遣隊

新加坡與美國在美西時間12月6日(新加坡7日)於加州簽署一項軍事合作協議,兩國同意將為新加坡空軍在關島設立戰鬥機訓練分遣隊。該編隊成形後,將成為星國在美領土派遣的第四支空軍訓練分遣隊。

新加坡國防部指出,該協議將為星國空軍在關島安德森(Andersen)空軍基地進行軍事訓練設定框架,戰機型號包括F-15SG型與F-16戰鬥機,以及G550空中預警機等。星美雙方在針對訓練區與基礎設施等議題的研究討論後,達成這項協議,不過關於確實派遣人數、時間與規模等訓練細節,有待雙方進一步磋商研擬。

現行星國空軍在美編制的三支分遣隊,分別為亞利桑納鳳凰城盧克(Luke)空軍基地F-16戰機分遣隊、愛德荷州山家(Mountain Home)空軍基地F-15SG型戰機分遣隊、以及亞歷桑納銀鈴(Silver Bell)陸軍直升機場AH-64D阿帕奇直升機分遣隊。此外新加坡空軍也在法國與澳洲各派遣一支空軍訓練分遣隊。

新加坡與美國從1990年簽署一項關於讓美軍使用星國海空軍基地的軍事諒解備忘錄以來,雙邊軍事合作交流密切,也讓新加坡成為美國在南海軍事戰略部署的重要據點。李顯龍今年9月訪美時,與川普政府達成協議,將該諒解備忘錄效期延長15 年至2035年。此次雙邊針對星國空軍在關島編制分遣隊受訓,為星美軍事合作的一大進展。


13458565_1743771292578719_6713451240611904801_o.jpg
辛杜維爾號潛艦。(The Great Indian Defence臉書

緬甸&泰國|緬甸將擁首艘潛艦 引起泰國高度關注

為力抗中國對緬甸的影響力,印度將加速移交俄製潛艦辛杜維爾號(INS Sindhuvir)予緬甸,而緬甸也預計於2020年3月至4月期間正式運用該艘潛艦訓練水兵因應複雜的水下作戰。

該艘3000噸柴電動力基洛級(Kilo- class)潛艦將成為緬甸首艘潛艦,雖然據信已服勤長達31年,但歷來均定期在印度及俄羅斯維修翻新。雙方早在潛艦移交前即如火如荼展開前置訓練作業,包括在印度沙塔瓦哈納(INS Satavahana)潛艦學校訓練緬甸水兵、印度更數次將機動訓練團隊派至仰光等。

印緬雙方自印度前任總理曼莫漢(Manmohan Singh)2012年5月訪問緬甸起,即致力強化軍事合作,印度除為緬甸軍事機構培訓人員,雙方也定期舉行聯合軍演、雙邊海軍協同巡邏等。

面對緬甸擬將該潛艦投入安達曼海參與國防軍事任務,泰國皇家海軍(Royal Thai Navy)直指「緬甸正提升其軍事能量」,泰方高度關注並積極準備以因應此新局勢。

已超過60年未採購新潛艦的泰國,計畫向中國採購3艘要價360億泰銖的潛艦,目前除一艘元級潛艦已動工建造外,其餘仍在爭取預算並交付審核的程序之中。


012_13.jpg
泰國勞動部常務次長Suthi Sukosol。(泰國勞動部網站

泰國|擬微幅調漲基本工資 勞資兩樣情

泰國國家薪資委員會(National Wage Committee)宣布將調漲基本工資,曼谷、春武里府、普吉府、巴吞他尼府、暖武里府、北纜府、龍仔厝府及巴真府等9個地區漲幅為6泰銖,其餘地區則為5泰銖。

由於泰國各地現行基本工資不一,調整後每日工資最高者將為普吉府及春武里府的336泰銖,最低者則為陶公府及北大年府的313泰銖。

勞動部常務次長Suthi Sukosol稱此調整「十分恰當」,兼顧勞工雇用與經濟發展。該委員會將於12月17日提送本案至內閣會議討論,盼於2020年1月正式生效。

勞資雙方對此呈兩樣情,勞方多稱不影響雇用。泰國勞工全國代表大會(National Congress of Thai Labor)會長Suchart Thailuan表示,基本工資已兩年未漲,此次漲幅剛剛好;其秘書長Pichit Deesui補充,此次調整僅限一般勞工,有關技術性勞工的部分仍有待討論。

勞方則不樂見調漲基本工資,認為此舉將導致中小企業推遲投資與雇用。泰國中小企業聯合會(Federation of Thai SMEs)會長Chonrungsee Chalermchaikit表示,業界正受出口下跌、中美貿易摩擦、泰銖走強及全球經濟不穩等因素所擾,此刻實非調漲工資的良好時機,呼籲政府提出中長期因應措施。


32752185323_83608ef45a_k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將印尼列為非洲豬瘟疫區(IAEA imagebank@Flickr, CC BY-NC-ND 2.0)

印尼|爆發非洲豬瘟 成東南亞第7淪陷國

12月12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週報指出,印尼北蘇門答臘省爆發非洲豬瘟疫情,是亞洲繼中國、蒙古、越南、柬埔寨、北韓、寮國、緬甸、菲律賓、韓國及東帝汶後,第11個發生非洲豬瘟疫情的國家。

目前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尚未收到通報,不過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週報顯示,印尼農業部在12日宣布國內北蘇門答臘省出現非洲豬瘟疫情。自9月起北蘇門答臘省11個地區豬隻死亡率即攀升,已通報有6,000多頭豬隻死亡,11月時路透社報導該省疑似爆發非洲豬瘟,從檢體來看偵測到古典型豬瘟( Classical Swine Fever )與非洲豬瘟陽性反應,不過當時尚未確認疫情是否是非洲豬瘟所造成。印尼每年出口約32萬噸豬肉產品,新加坡生鮮豬肉主要便仰賴印尼的進口,每年從印尼巴淡布蘭島(Pulau Bulan)進口約2萬噸生鮮豬肉。而目前東南亞地區僅剩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汶萊為非疫區。

我國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自9月起即新增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汶萊入境旅客手提行李全檢疫,亦宣布自12月13日起若從印尼入境台灣違規攜帶豬肉產品遭查獲,第1次違規將罰20萬元,第2次起將裁罰100萬元。


5918685202_bdccfd0292_o.jpg
泰式按摩(Tara Angkor Hotel@Flickr CC BY 2.0)

泰國、馬來西亞、印尼|泰式按摩、大馬Silat武術、印尼拳獲列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本週於哥倫比亞舉行保護人類非物質遺產會議,於12月12日選出泰式按摩(Nuad Thai)、馬來西亞武術(Silat)、以及印尼拳(Pencak Silat)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此次東協十國區域裡獲選的三項文化遺產。

位於曼谷的的臥佛寺一般被認為泰式按摩的起源地,根據UNESCO資料,泰國傳統按摩為醫療保健、科學與文化的一部分,而其歷史可追溯至泰國傳統農業社會。過往泰國每個村莊都有按摩治療師,農民勞累肌肉痠痛時就會前往尋求治療。

至於馬來西亞的Silat可追溯至琅卡蘇卡(Langkasuka)王朝,是一種自我防衛與生存的格鬥藝術。大馬Silat在當今除成為鍛鍊身體與精神的訓練方式,也連帶發展出相關的服飾與音樂等文化。

起源於印馬群島的印尼拳,與大馬Silat類似,結合了心智鍛鍊、自我防衛與藝術,除了戰鬥本質外,其音樂、服裝、樂器等也一同發展出獨特的文化。大馬與印尼官員對於傳統武術被聯合國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表示欣慰,也認為聯合國的肯定彰顯出兩國對於保護世界遺產的決心。


追蹤東南亞大事,鎖定ASEAN Plus 南洋誌 Facebook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