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週報15] 印尼大選結果出爐引發動亂、菲加垃圾大戰可望有解、星馬延後新柔地鐵計畫

[東南亞週報15] 印尼大選結果出爐引發動亂、菲加垃圾大戰可望有解、星馬延後新柔地鐵計畫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15期,為讀者挑選2019年5月18日至5月24日期間,有關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柬埔寨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

Issue: 15 | May 18 – 24, 2019

編譯:荊柏鈞、黎柏君、柯昀伶


800px-Jokowi_meets_Prabowo_31_Oct_2016_3
左為總統大選落選的蘇比安托,右為現任總統佐科威。(Rahmat@wikimedia commons, public domain)

印尼大選結果出爐 雅加達抗議衝突不斷

印尼中選會於521日公布417日總統大選的正式開票結果,確認由現任總統佐科威以55.5%的得票率連任。中選會表示,若候選人不服選舉結果,可於三天內向憲法法庭上訴。敗選的蘇比安托(Prabowo Subianto)旋即表示拒絕承認選舉結果,認為選舉過程有舞弊與違規情事,並將據此上訴。2014年總統大選時,蘇比安托即曾以大規模舞弊為由提出上訴,但因證據不足而被駁回。

選舉結果原訂22日公布,蘇比安托規劃在當日動員民眾舉行大規模示威抗議,各地支持者紛紛前往雅加達,官方也在首都部署3萬多名警力以維持治安。再加上上周警方已逮捕多名涉嫌發布炸彈攻擊的嫌犯,許多國家也因此向國民發布旅遊警示。在中選會公布結果後,蘇比安托隨即發布一則影片,呼籲民眾持續針對不公的結果抗議,但杜絕暴力行為。

即便蘇比安托期望和平進行抗議,各地仍衝突不斷。有支持者在選舉監督委員會前抗議,並試圖闖入大樓,或向警察宿舍與車輛縱火,警方使用催淚瓦斯與高壓水槍驅離民眾,衝突已造成6名民眾身亡,印尼自22日起限制社群軟體如Facebook、whatsapp的部分功能,避免網路上未經求證的消息流傳,使衝突進一步加劇。另外因選務工作繁重,此次選舉中有超過500選務人員過勞身亡,近2000名人員生病。


800px-President_Rodrigo_Roa_Duterte_during_a_dialogue_with_Chief_Presidential_Legal_Counsel_Salvador_Panelo_at_the_Malacañan_Palace_on_September_11,_2018._04
菲國總統杜特蒂曾強勢對加國表態。(ROBINSON NIÑAL JR.@wikimedia commons, public domain)

菲律賓|加拿大承諾運回 滯菲垃圾問題有解

20132014年期間,加拿大一家公司前後共計運了103個貨櫃的垃圾至菲律賓,至今仍有69個貨櫃未處理。菲律賓當局曾於今年4月底強硬表態,若加拿大至515日前仍未處理,將不惜向加國宣戰。菲律賓更於516日宣布召回駐加拿大大使以示抗議

對於加拿大的拖延,菲律賓總統杜特蒂於5月22下令,將由政府出錢雇用船運公司把加國的垃圾貨櫃運回去;如果加拿大拒收,就直接把垃圾留在其領海水域。總統府發言人帕內洛(Salvador Panelo表示:「菲律賓是主權獨立國家,不該被當垃圾場對待。」並認為加國無關緊要的態度,讓菲律賓人民深受其辱。

對於菲國的聲明,加拿大於當地時間5月22表態,將會自行把垃圾運回加拿大,費用全由加拿大負擔,預計於六月底前完成。加國環境與氣候變遷部長麥肯納(Catherine McKenna)指出,已由加拿大公司取得運回垃圾的合約,且加國相當珍惜與菲律賓深刻長遠的關係。加拿大外交部長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也曾於上周向菲國外長重申,將快速處理滯留垃圾問題。


1024px-MRT_map_SGJB.svg
新柔地鐵路線圖(Wikimedia Commons CC BY SA 4.0

馬來西亞&新加坡|新馬達成協定 新柔地鐵計畫暫緩半年

馬來西亞與新加坡521日簽署協定,確定將連結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柔佛州的新柔地鐵(Johor Bahru-Singapore RTS計畫暫緩半年,延至今年的930日。大馬同意賠償新加坡約60萬新幣的延期費用,若於9月底前計畫無法恢復,馬國將被視為終止契約,並賠償新加坡因計畫終止而承擔的損失,賠償金額預估將超過6,600萬新幣。

這項協定由馬來西亞交通部長陸兆福(Anthony Loke)與新加坡交通部長許文遠 Khaw Boon Wan)簽署,形式上為新柔地鐵補充協定。根據該協定,星馬兩國將持續探討方案,來解決長期以來邊境交通堵塞的問題。此外兩方也將研究如何應用新科技來加強邊境安全與過關效率。

依照兩國去(2018)年初簽署的新柔地鐵協定,新加坡地鐵有限公司(SMRT)與馬來西亞國家基礎建設公司(Prasarana)必須於去年630日前成立合資公司,並在去年930日前與雙方政府簽訂特許經營協議。不過去年希望聯盟政府上台後,馬哈迪重新審視多項重大基礎建設計畫,也連帶影響到新柔地鐵案的進度。大馬多次以考量更換馬方新柔地鐵的合資企業夥伴為由,延誤合資公司的成立,使得上述兩個重要期限目標都沒有達成。

今年228日,大馬與星方要求延後確認馬方合資企業的期限至331日,而本週雙方正式簽下協定,將該計畫延後半年至9月底。新柔地鐵原預計於20241231日前營運,規劃的路線為連結新加坡的兀蘭(Woodlands)以及馬國柔佛州新山的武吉查卡(Bukit Chagar),全長約4公里。運載量為單向每小時1萬名乘客,有助於舒緩新柔長堤的交通壅塞問題。新柔長堤目前每天過境人次約為30萬人次。


12859979713_88ae2569a3_o-1
泰國曼谷市區 (Anton Strogonoff@Flickr CC BY 2.0)

泰國|出口驟降及政治僵局致首季GDP僅增2.8% 低於央行預期

由於中美貿易戰影響出口以及政治不穩定因素,導致身為東南亞第二大經濟體的泰國經濟持續放緩。泰國中央銀行於5月21日指出,2019年泰國首季GDP僅增長2.8%,低於經濟分析家的預期。 開泰銀行(Kasikorn)曾預測2019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為3.5%,泰國商會大學(University of The Thai Chamber of Commerce)預估3.7%,而路透社的經濟學家則預期為3%。泰國2018年第四季GDP增長率為3.6%。

泰國今年3月的大選結果搖擺不定,導致私人投資以及國內消費趨於保守,政治桎梏所帶來的影響將繼續在未來幾個月左右泰國經濟的發展。在泰國內閣沒有絕對多數的情況下,政策制定的時間將大為延長。泰國中央銀行於今年5月8日的會議中決議利率維持在1.75%水準,其貨幣政策委員會表示,泰國經濟受到政治不確定性所支配,這樣的不確定性將直接影響政府支出,以及間接影響私人消費和投資信心。

泰國2018年的GDP增長達到4.1%,但泰國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委員會(NESDB)預期2019年GDP年度增長將因為出口下滑而停留在3.3%至3.8%間,而其預估的年度出口產值增長也由先前預測的4.1%大幅下修至2.2%。在全球市場需求降低之下,泰國第一季出口產值增長也下降至1.64%。分析家所預估的年度出口產值增長數值介於0.5%至3.2%之間,與泰國所制定的8%目標相去甚遠。泰國經濟相當依賴出口,泰國出口產值便占其GDP超過60%。泰國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委員會期望未來私人投資增長、以及政府在大型基礎建設上的支出能夠帶動經濟,但在國內消費保守的氛圍之下,很有可能無法達到目前預期的經濟目標。


44393521425_82bee4e38f_o.jpg
新加坡夜景。(The 3B’s@Flickr CC BY 2.0)

新加坡|中美貿易戰升級 貿工部下修星國今年GDP成長率為1.5%2.5%

新加坡貿易和工業部(貿工部)521日發布經濟調查報告,在中美貿易戰升級、全球景氣放緩、以及新加坡本身第一季的經濟成長表現不如預期等因素下,下修今年新加坡全年的GDP成長率,從本來的1.5%3.5%區間,降為1.5%2.5%

根據該報告,獅城第一季GDP成長率比起2018年同期成長1.2%,比貿工部一個月前公布的1.3%0.1%也比路透社經濟學家預測的1.5%。這是自2009年第二季以來的最低單季GDP增長率。

以產業來看,佔新加坡經濟體五分之一的製造業,今年第一季萎縮0.5%,是近三年來第一次出現負成長,比起2018年第四季的4.6%遜色許多。大幅下滑的原因,主要是全球半導體與相關設備需求疲弱,導致新加坡的精密機械與電子產品等工廠產出減少。此外,批發與零售貿易業也萎縮1.8%,比去年第四季負成長0.8%來的更慘。不過,製造業則走出連續十季負成長的頹勢,在今年第一季成長2.9%,而資通科技業也成長6.6%,比上季成長的5%表現更好。

新上任的貿工部常任秘書林明亮在發布會上指出,今年全球經濟成長展望仍充滿未知數,並且面臨下行風險。他認為除了美中貿易戰之外,中國經濟成長放緩以及英國脫歐(Brexit)延後到今年1031日等,讓全球經濟籠罩在不確定性底下。他提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已把今年全球GDP成長預測下修0.2%3.3%,而星國製造業和其他與全球需求高度相關的出口產業,成長將加速放緩。


1460px-Cambodia_buffaloes_in_paddy_fields
柬埔寨水稻田中的農民與水牛。(NeuCeu@wikimedia commons, public domain)

柬埔寨|皇家開耕儀式 神牛預示稻米豐收  

柬埔寨於5月22日在茶膠省(Takeo)舉行年度皇家開耕儀式,儀式中由兩隻皇家神牛帶領、象徵性開耕,標誌著東南亞進入稻米耕種的季節。在柬埔寨國王西哈莫尼(Norodom Sihamoni)所主持的這項皇家開耕儀式中,身著華美長袍和多彩頭飾的皇家神牛,在儀式中吃下碗裡85%的稻米和豆子,以及90%的玉米,預示今年柬埔寨作物收成情況樂觀。

柬埔寨皇家開耕儀式每年於不同省份舉行,在儀式中皇家神牛將被奉上稻米、豆子、玉米、草、芝麻、以及酒,而皇室占星家將根據神牛所選擇的農作物以及食量來預測對應的收成情況。皇家開耕儀式祭司康肯(Korng Ken)在儀式中,祈求柬埔寨能夠在今年風調雨順,「並能夠避開所有會對農穫造成傷害的自然災害」。

皇家神牛的預測結果,對於甫在1月被歐盟課予稻米關稅的柬埔寨來說是個好兆頭。歐盟在1月時為保護歐盟生產者而對柬埔寨和緬甸稻米課予關稅,自那時起柬埔寨對中國的稻米出口便大為增加。

不過,柬埔寨農業研究發展中心執行長Som Vitou,則不認為有理由支持今年度的稻米豐收預測能夠兌現。他表示,氣候變遷已經導致柬埔寨的雨季和乾季變得大為不穩定和難以預測,對於多數以水稻維持生計的柬埔寨農民已經構成威脅。Som Vitou建議政府應當提供農民更多關於氣候變遷的資訊,他們才能提早應對這些威脅所帶來的影響,而透過挖掘建造大型儲水埤塘便是一種能夠預防無預期乾旱的方式。


追蹤東南亞大事,鎖定ASEAN Plus 南洋誌 Facebook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