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週報11] 王瑞杰升星國副總理可望接班李顯龍、中泰寮簽鐵路合作備忘錄、越國家主席阮富仲傳住院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11期,為讀者挑選2019年4月20日至4月26日期間,有關新加坡、泰國&寮國、越南、菲律賓、柬埔寨、馬來西亞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
Issue: 11| Apr. 20 – 26, 2019
編譯:荊柏鈞、黎柏君、柯昀伶

新加坡|王瑞杰將出任副總理 成為李顯龍接班人漸趨明朗
新加坡總理公署4月23日宣布內閣名單調整,現任財政部長王瑞杰(Heng Swee Keat)將於5月1日升任為唯一副總理,而現任的兩位副總理張志賢(Teo Chee Hean)與尚達曼(Tharman Shanmugaratnam)也將卸下國家副元首職位。隨著此項重大內閣新人事出爐,王瑞杰成為星國總理接班人的態勢也趨於明朗。
現年57歲的王瑞杰擔任副總理後,將續兼職財政部長,並繼續帶領未來經濟委員會與國家研究基金會。他在去年11月已接任新加坡執政黨人民行動黨的第一助理秘書長,如今即將擔任副總理,代表完成黨政兩項重要職務的交接,如無意外,應會接任新加坡第四位總理。
王瑞杰2005年至2011年間擔任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局長(等同於星國央行行長),2011年參與大選勝選後正式步入政壇,並於同年出任教育部長。他在2015年選舉後調任財政部長,但在2016年5月一場內閣會議中突然暈倒,被診斷為腦動脈瘤破裂中風。幸好醫師團隊搶救治療後,王瑞杰復原順利,同年6月下旬出院,8月即重回崗位,且往後的健康狀況不錯,他自己感覺甚至比病倒前好。
現任總理李顯龍同日也在臉書表示,新一代的領導班底正在成型當中,希望獅城民眾能夠支持新行政團隊。而原兩位副總理張志賢與尚達曼在卸下原職後,將轉任國務資政。此外,原負責國防安全的張志賢將續任國家安全統籌部長,而原負責經濟政策的尚達曼將接任社會政策統籌部長與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副主席等職。

泰國&寮國|泰國與中國寮國簽訂鐵路合作備忘錄
泰國交通部長阿克宏(Arkhom Termpittayapaisith) 於4月25日在北京參與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時,和中國及寮國簽訂連結區域鐵路的合作備忘錄。該合作備忘錄包含連接中國經由寮國抵達泰國的詳細鐵路網絡架構。
泰寮鐵路將採用軌距1.44米的標準軌,而中國將協助提供建設所需技術支援。泰寮鐵路將在未來繼續向北和中國相連接。中國目前已對寮國進行400公里的中寮(中老)鐵路建設投資,這條自中寮邊境連接至寮國首都永珍的鐵路路線已完成一半建設。
此外,該計劃還包括在泰國廊開府(Nong Khai)和寮國首都永珍(Vientiane)之間建立一座跨越湄公河的大橋,位置將會在第一泰寮友誼大橋旁邊。泰國交通部長阿克宏表示,泰寮兩國將各自負擔一半的橋樑建設費用,而跨國大橋預計將在中泰鐵路第二期完工預定的2023年前建設完畢。
泰國國家自然環境委員會(National Environment Board)於4月甫完成中泰鐵路建設的環境影響評估工作。
中泰鐵路第二期路線起自呵叻府(Nakhon Ratchasima)至廊開府(Nong Khai),除了泰國將負責工程設計之外,其餘建設技術也將由中國協助提供。中泰高鐵第一期,亦即自泰國首都曼谷(Bangkok)至呵叻府的路線,則預計在2022年完工啟用。

越南|國家主席阮富仲傳住院 外交部已證實身體不適
越南國家主席阮富仲(Nguyen Phu Trong)於4月14日至今未公開露面,身體亮紅燈傳聞四起,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也由越南總理阮春福出席。本周越南官方正式回應,阮富仲因公事繁忙及天氣變化導致健康受到影響,會盡速恢復正常工作。
外交部發言人黎氏秋恆(Le Thi Thu Hang)4月25日對外表示,阮富仲因工作過量以及最近天氣變化導致身體不適,不過主席將會在短期內回到工作崗位,但並未透露其實際身體狀況。
現年75歲的阮富仲4月14日視察南部建江省(Kien Giang)後便未公開露面,越南國內自上周起開始傳出有關於主席身體微恙的消息,其名字也登上搜尋引擎排行。而官媒始終對於傳言保持沉默,阮富仲可能曾被緊急送醫或是罹患中風的說法甚囂塵上。路透社報導阮富仲於上周因不明病因送醫至河內的108軍隊中央醫院。報載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越南問題專家薩耶爾(Carl Thayer)則根據其消息來源表示,阮富仲已部分康復,但因中風仍有一隻手癱瘓。
阮富仲自2011年開始擔任越共總書記,2018年國家主席陳大光(Tran Dai Quang)於9月病逝後,阮富仲在10月獲選出任國家主席,成為繼越南國父胡志明後,首位兼任黨總書記及國家主席的領袖。越共預定於2021年1月舉行第13次全國代表大會,若阮富仲健康狀況不理想,政局情況恐引發變動。

菲律賓|接連兩天發生兩起6級強震 有感規模餘震頻仍
菲律賓呂宋島中部22日下午發生芮氏規模6.1強震,震央中心距離首都圈不到100公里。目前已知死亡人數達18人,282人受傷、7人失蹤,估計有3千多個家戶受到影響,至少有1,200多棟建物受到損害,其中150棟近全毀,救援工作持續進行當中。克拉克國際機場(Clark International Airport)航廈天花板也因地震影響受損,暫時關閉,上百班班機取消,已於24日下午重新營運。
馬尼拉西北的潘帕嘉省(Pampanga)為重災區,杜特蒂總統偕同眾議院議長艾若育(Gloria Macapagal-Arroyo)也於23日前往勘察災情,當地多棟建築崩塌,杜特蒂因而下令該地營業單位需等待建物安全檢查完畢才可對外營業。
馬尼拉都會區在23日宣布進入層級第2高的「藍色警戒」,府方亦根據「菲律賓國家災難協調委員會」(NDRRMC)的建議,宣布除了救災應變與醫療單位之外,中央政府停班一天;許多學校也暫時停課。
然而在呂宋島地震的隔天,位於菲律賓中部薩馬島(Samar)23日又傳出發生規模6.5的強震,造成至少40人受傷,近百個家戶受到影響,90棟建物受損,確切數據仍待進一步查證。自22至26日期間,規模3到5級的餘震頻繁,所幸目前餘震地區尚未傳出傷亡通知。菲國科技部火山與地震研究所也表示,目前未偵測到地震引發海嘯發生的跡象。

柬埔寨|華為擴張版圖 協助柬埔寨建5G技術網絡
柬埔寨總理洪森(Hun Sen)的幕僚斯里塔馬龍(Sry Thamarong)近日透露,洪森將於4月28日赴北京和華為代表簽訂5G技術網絡發展協議。
斯里塔馬龍指出,目前在東協(ASEAN)中尚未有國家使用5G技術,由於洪森一直關注最新科技發展,柬埔寨很可能成為第一個使用5G技術的東協國家。柬埔寨郵電部國務副秘書敏波(Meas Po)向日經新聞透露,柬埔寨5G網路預計最快在2020年上線。
華為已於2017年和柬埔寨電信商Smart Axiata將國內電信網絡技術升級至4.5G,作為通向5G技術的橋樑。日本ITR資訊研究及顧問公司首席分析師Marc Einstein表示,5G技術對於嚴重依賴移動裝置的地方相當重要,而柬埔寨就屬其中。
華為在東南亞紮根多年,目前已在泰國建立5G測試平台,並和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印尼的公司合作試行服務。華為亦和菲律賓公司合作,努力使5G技術服務於今年上線。5G通信技術比目前普及的4G通信技術還要快上100倍,被譽為第四波工業革命的推手之一。

馬來西亞|大馬宣布10月起分階段實施外國車輛入境准證(VEP)措施
馬來西亞交通部4月25日宣布將於今年10月1日起分階段實施外國車輛入境准證(Vehicle Entry Permit, VEP)措施,屆時從新加坡透過新柔長堤(Johor-Singapore Causeway)與馬新第二通道(Second Link)入境柔佛的外國車輛,必須貼上外國入境車輛無線射頻辨識(VEP-RFID)標籤才能過關。
新措施第一階段針對來自新加坡的車輛,而大馬政府也計畫未來依序針對泰國、汶萊與印尼邊界實施VEP,不過詳細規劃時程尚未出爐。
大馬原本規劃於2015年開始實施VEP,但因技術問題不斷延遲,最接近上路的一次是2016年11月1日,當時大馬規劃在上述星馬兩個公路關口同時實施入境過路費與VEP措施,但仍因技術考量延後,一拖又將近3年。至於過路費則是如期實施,當時開始針對新加坡車輛徵收20馬幣(約6.4新幣、145新台幣)的過路費,而新加坡也在2018年2月起向所有入境的外國車輛收取6.4新幣的相應過路費。大馬表示過路費非針對星國車輛,未來也將對泰國、汶萊及印尼等邊境國收取同樣費率,而新加坡同意該措施實施後,將取消相應過路費。
目前在新加坡的車主如想登記VEP,可在大馬柔佛新山四個指定場所安裝,包括振林山南向大道休息站(Gelang Patah Southbound R&R)、東部大道班蘭休息站(Pandan RnR)、新山淡杯安莎娜廣場停車場( Plaza Angsana Open Carpark)、以及五間店收費站(Lima Kedai Toll Plaza)。
追蹤東南亞大事,鎖定ASEAN Plus 南洋誌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