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經商情]東協國家氣候風險高 減碳行動待加強
外電編譯:Yun-Ling Ko

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4剛於波蘭落幕,會議中除了檢視各國溫控目標和減碳計畫執行進度之外,許多機構也紛紛提出氣候變遷相關指標,疾呼各界關注氣候相關議題與風險。研究報告顯示,東南亞國家中,許多國家暴露在極端氣候風險之下;而在減碳行動方面,新興經濟體的達標情況多不樂觀,尚有改善空間。
東南亞多國氣候風險高
「全球氣候風險指數」(Global Climate Risk index,CRI)由德國看守協會(Germanwatch)出版,針對各國每年因極端氣候所造成的死亡人數、經濟損失進行評比。報告指出,在2017年極端氣候災害造成的死亡人數為歷年最多,共有1萬1500人,損失金額約3750億美元。2017年受氣候影響最大的國家分別是波多黎各、斯里蘭卡和多明尼加;東南亞國家中,越南和泰國分列第6和第10。
越南在2017年共遭16個熱帶低氣壓襲擊,造成298人喪生、668人受傷,主要災區在北部與中部地區,損失金額達40億美金,是2016年的1.5倍。2017年11月在APEC峰會期間重創越南的颱風丹瑞(Damrey),更是近20年來最災情嚴重的風災,造成上百人死亡。
泰國在2017年經歷了極端降雨量形成的水災,重創泰國南部,造成人民財產安全損失,以及道路、學校等公共設施毀損,導致176人喪生,據估計因災害損失達43億美元。
2017年受氣候影響最大的國家
排名 | 國家 |
1 | 波多黎各 |
2 | 斯里蘭卡 |
3 | 多明尼加 |
4 | 尼泊爾 |
5 | 秘魯 |
6 | 越南 |
7 | 馬達加斯加 |
8 | 獅子山共和國 |
9 | 孟加拉 |
10 | 泰國 |
而在1998年至2017年間,受極端氣候影響最大國家分別是波多黎各、洪都拉斯、緬甸,海地與菲律賓並列第四,越南排名第九。在20年間,菲律賓共經歷超過300次天災,是十個國家中最多的;而緬甸雖然遭天災襲擊次數較少,不過程度最為嚴重,超過7000人喪生,為全球之最。
1998-2017年間受氣候影響最大的國家
排名 | 國家 |
1 | 波多黎各 |
2 | 宏都拉斯 |
3 | 緬甸 |
4 | 海地 |
4 | 菲律賓 |
6 | 尼加拉瓜 |
7 | 孟加拉 |
8 | 巴基斯坦 |
9 | 越南 |
10 | 多明尼加 |
東協新興經濟體 減碳績效待加強
另外由德國看守協會(Germanwatch)等研究機構共同出版的「氣候變遷績效指數」(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CCPI), 透過四大指標:溫室氣體排放、再生能源發展、能源使用、以及氣候政策, 針對56個國家(與歐盟)進行評比。
今年的報告中績效最佳的前三名從缺。在列入評比的東南亞國家中,位於「表現差」區間的有泰國(37名)、印尼(38名);馬來西亞(51名)則被歸為「表現極差」。
泰國的國家自訂預期貢獻目標是2030年溫室氣體減量20-25%。綠色和平組織泰國區主任Tara Buakamsri表示,泰國是東協第二大經濟體,減碳目標明顯野心不足。工業部門是溫室氣體排放最多的部門之一,然而目前泰國當局正積極發展工業,減量承諾也就因此相當寬鬆。
印尼的國家自訂預期貢獻目標則為2030年溫室氣體減量29%,然而隨著能源需求快速上升、化石燃料使用大幅增加,雖然設定了2020年再生能源占比要達23%的目標,但在其發展上並不積極;再加上森林覆蓋率也急速下降,可固碳的熱帶雨林和植披大量消失,最終導致對於印尼減碳達標相當不樂觀。
參考資料:
- 2019 Climate Index Finds No Country Performed Well Enough to Receive Top Ranking, IISD
- Global Climate Risk Index 2019, Germanwatch
- 2030 climate target far too ‘unambitious’, Bangkok Post
- Vietnam among 10 countries hardest hit by weather disasters in 2017, vnexpress
- Vietnam ranks 6th in Climate Risk Index ranking, Vietnam Net
- PH No. 11 on global list of most climate deaths, Inquirer
- The most important country for the global climate no one is talking about, V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