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已記住大馬第14屆全國大選

[專題評論] 歷史已記住大馬第14屆全國大選

作者:黃以樂


3509754597_1622a58465_o
馬哈迪時代建設的地標:雙子星(Photo Credit: McKay Savage @Wikimedia commons BY CC 2.0)

故事得從大選前一日說起。2018年5月8日晚上10時,馬哈迪與納吉分別在不同的地點做選舉前最後的演講。納吉的演講由國家電視台直播給全國人民觀看,同時也在臉書(Facebook)上直播。馬哈迪則只有利用臉書作為平台,發表他的演說。

網路媒體無疑是當今有意參與政治之士最重要的武器或工具之一。儘管兩大政黨聯盟的領袖身在不同地點給予選前最後的演說,但在現代科技的幫助下,兩人似乎在網路世界裡隔空辯論。由於馬哈迪與納吉不約而同地選擇在晚上10點進行直播,大馬的網路使用者可以馬上比較兩位領袖的演講內容。雙方直播的觀看人數更是直接顯示出何方氣勢更旺,而這一點似乎已經在暗示隔天選戰鹿死誰手。

充滿奇事的投票過程

5月9日,大馬迎來了風和日麗的早晨,而全國各地的投票站也開始迎接興奮的選民,殊不知這一日對許多選民而言會是個特別漫長的一日。

投票當日首先出現的狀況,就是排隊等候投票的時間相當漫長。儘管選民已經在太陽還未完全升起之前就抵達投票站,他們還需要至少等大約1至2小時才能順利完成投票程序。大馬許多投票站皆出現這樣的狀況。等待投票的時間,短則2小時,長則可能達6小時。某些投票站的排隊隊伍甚至長達2公里,但烈日當空似乎不阻礙選民耐心等候以投下神聖的一票。據統計,當天投票率高達82.32%

正在排隊等待投票的選民,有些撐起雨傘遮陽,有些拿出扇子搧風。許多原本不認識對方的選民開始在隊伍裡聊起天。當然,大部分排著隊的選民也拿出手機,透過網路媒體了解其他投票站是否也一樣出現大排長龍的情況。在等候過程中,一則新聞爆出有投票站的投票箱疑似被對調。

事實上,大馬選民在5月9日當天需要投下兩張票:一張給國會議員、一張給州政府議員。兩張選票皆為不同顏色。國會議員的選票為橘色,而州政府議員的選票為黃色。大馬第14屆全國大選開始採用透明的投票箱,方便監票員觀察投票過程。但在雪蘭莪州(Selangor)某個投票站,由於該站的投票箱上的標籤被貼在不明顯的地方,因此投票程序開始時選民就投入了錯誤的票箱

所幸,一位監票員在巡視時發現了票箱上的標籤與箱內選票顏色不一致,因此立即向相關單位報告,而該投票箱中的選票沒有被列為廢票。其實,前首相納吉也差一點將他的選票投入錯誤的票箱,原因也同為票箱標籤所造成的誤會。

另外一件奇怪的事也發生在投票日的早晨。無論是來自國陣(Barisan Nasional)或希盟(Pakatan Harapan)的候選人,皆在投票日當天接收到許多來自美國的匿名電話。雙方陣營聲稱自己的手機遭到駭客入侵,每幾秒鐘就有新的來電干擾,造成他們與政黨溝通上的困難。警方後來發出聲明,表示他們將針對該事件展開調查。

32637199_10215478016720518_4248912859901198336_n.jpg
烈日當空照樣排隊投票的大馬選民(Photo Credit:黃以樂)

投票站的人潮到了下午只增不減,許多人開始擔心是否會在下午5點之前無法投票而因此失去投票的機會。希盟甚至發出聲明要求大馬選舉委員會(EC)延長投票時間。投票程序接近尾聲時,EC卻指出下午5點之後,投票站將停止發出選票。換言之,在排隊等候的選民,若到了下午5點還未在投票場所裡取得選票,選民則會白等了數小時。

另一方面,部分已投完票的選民並沒有立即回家休息。基於上一屆選舉的經驗,許多人在投票過程中保持警惕,阻止任何「幽靈選民」投票。這一屆大選,在雪州傳出有幽靈選民出現在投票站的謠言,短時間內就吸引了許多人圍堵投票站。警方隨後甚至還派出鎮壓部隊控制局勢,情況相當緊張。最後證實並沒有幽靈選民,而投票也在沒有暴力衝突的情況下順利完成。

選舉成績難產

計算選票的程序在下午5點後正式開始,但大馬人民當時還不知道,正式成績要在將近12小時後才出爐。EC原本希望可以在當天晚上10時之前就宣布選舉結果,但不知受到甚麼因素影響,EC宣布正式成績的時間遠比上一屆選舉來得更慢。網路上流傳的非官方成績加劇了大馬人民原本就很緊張的心情。

首先開始公布的成績,是來自大馬東部的砂拉越(Sarawak)。由於該地區的選民人數更少,有些區域的投票站甚至在下午1點就開始計票過程,因此成為選舉結果最快揭曉的地區。關注大馬政治的觀察員必然會知道砂拉越是國陣的堡壘區之一。但開票結果公布時,砂拉越的31個國會議席中,希盟出乎意料贏得10議席,獨立人士拿下2議席。比較於上一屆大選,「民聯」(當時反對黨聯盟)僅贏得6議席,這一屆的結果令各界大吃一驚。

到了晚上10點,也就是EC原本預定要公布所有成績的時間點,大馬東部的砂拉越以及沙巴(Sabah)的選舉結果已幾乎公布完畢,但在大馬西部半島選區的正式成績卻寥寥無幾。與此同時,在半島地區發生了幾件事,導致原本就緊張的氣氛變本加厲。

上一屆大選計票過程中,某些原本由民聯領先的選區,其計票中心突然遇到停電事故。停電時,計票人員被要求停止計票,而此時卻出現新的選票被運入停電的計票中心。電源恢復後,計票程序重新開始,而最後國陣在這些選區險勝原本領先的民聯。

到了今年的選舉,同樣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但人民對此更為警惕。雪州某計票中心突然在6點停電,電源到將近8點才恢復正常。不過該中心並沒有傳出有突然出現的新選票。儘管如此,在雪州另一間計票中心也發生停電事故時,民眾為了確保沒有新的選票被運入中心,因此圍堵了進出口。這些中心外圍的民眾情緒激動,已瀕臨暴動的狀態,除了停電的原因之外,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計票中心的總負責官員遲遲不簽「Borang 14」。

Borang 14是一份紀錄票數的正式文件,每個選區都有一份。換言之,只有在簽署這份文件後,選舉成績才會成為正式成績。5月9日當晚,遲遲不簽署這份文件的計票中心,不只是限於出現停電事故的地方,在另外一些計票中心也出現總負責官員不願意簽署的情況。到了午夜時分,馬哈迪向記者表示希盟已確認贏得6州政權,並取得國會簡單多數議席,但EC還未公布正式成績,因為許多計票中心沒有簽署Borang 14

遭延誤的大選成績,造成大馬民眾在網路媒體上傳出各種謠言,企圖解釋EC拖延正式成績的動機為何。其中一個廣為流傳的謠言就是大馬行政中心(布城)的附近,出現了軍人以及坦克車。民眾懷疑是EC受到前任首相納吉的指示,盡可能拖延宣布正式成績,同時謠言中指出納吉有意製造暴動以宣佈緊急狀態,讓選舉結果無效。

不過,警方在5月9日接近午夜時發出聲明,指出謠言不符事實,布城附近只有警方設立的路障,而沒有任何軍方人員存在。EC在5月10日凌晨12時半左右突然召開記者會,澄清他們並沒有故意拖延公布正式成績,並呼籲民眾耐心等候。此時希盟與國陣的正式成績旗鼓相當,勝者未定,但許多非官方成績已顯示希盟的國會議席達到簡單多數了。

一連串選舉開票夜事件正在依序展開之時,許多國內外記者守候在國陣總部外,等待國陣召開記者會。但國陣重要成員紛紛在午夜左右離開總部,國陣主席納吉更是不見蹤影。隨著希盟獲得勝利的消息逐漸得到確認,記者們開始離開國陣總部,前往納吉可能位置。

到了凌晨2時,希盟獲勝的消息已被大部分民眾所接受,儘管正式成績還未出爐。前首相納吉原來在其住所與其他國陣重要領袖開會討論,並於凌晨2時半向記者宣布國陣將於11時召開記者會。馬哈迪隨後在近凌晨3時召開記者會,宣布希盟獲勝,而他將在同一日(5月10日)在國王見證下,宣誓成為馬來西亞第7任首相。值得一提的是,EC當時已宣布的正式成績中,希盟還未取得建立中央政府所需要的簡單多數。

推翻61年政權 大馬和平變天

納吉於5月10日早上11時召開記者會,向全國人民宣布:「我接受人民的選擇」,委婉地表示國陣已經敗選,但同時卻不承認希盟已成功取得政權。事實上,EC最終在凌晨5點才宣布希盟獲得113國會議席。不過,納吉認為由於希盟並沒有成功被登記為正式聯盟,因此他指出該選舉中沒有任何一個政黨單獨取得簡單多數議席,也就是說沒有一方勝出。

但馬哈迪在不到一小時後,於希盟召開的記者會上針對納吉所言做出回應。馬哈迪指出大馬憲法中並沒有規定首相需要來自國會中超過簡單多數議席的政黨,只要超過一半的國會議員支持馬哈迪當首相,他就可以成為首相。

儘管馬哈迪宣誓成為首相的時間一直被延誤,他最終還是成功在選舉隔日的晚上10時完成宣誓程序,正式成為大馬第7任首相,同時也成為全球年齡最長的國家領袖,政權轉移也塵埃落定。

真正的挑戰正要開始

希盟取得歷史性的勝利,令許多政治觀察員跌破眼鏡。在種種制度上的限制、各種資源上的缺乏,希盟不被看好能獲勝不足為奇。但希盟的勝利已成為事實,國陣的不敗神話也隨之破滅。

在大馬有個關於首相該由誰擔任的傳說:「R-A-H-M-A-N預言」。該預言指來自國陣的首相將依循馬來西亞國父東姑﹒阿都﹒拉曼(Tunku Abdul Rahman)的名字(Rahman)上任。當六個字母輪完以後,國陣在大馬的政權將告一段落。

納吉在這次選舉中的失敗,實現了RAHMAN預言。5月12日,他也宣布將辭去國陣主席一職,但這決定或許晚了些。國陣在這次大選中會被打得落花流水,除了因為希盟陣營中有智力過人的軍師,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圍繞在納吉的種種醜聞弊案。納吉若是選擇在大選前一日,與馬哈迪同時直播演說的時候宣布自己不會當下一任首相,結局或許大有不同。

無論如何,納吉與國陣的時代已去。儘管希盟贏得選舉,該選舉制度與選區劃分方式,無可否認是極為不合理且不公平的設計,而大馬首次政黨輪替也不代表民主化已完成。希盟還有許多改革與改善需要付出努力去進行,真正的挑戰才正要開始。

希盟贏得選舉,成立新政府,並不保證馬來西亞的未來必然走向繁榮進步的情景,但馬來西亞至少在這次選舉後獲得了一次「重啟」的機會。無論如何,希盟已創造了歷史,大馬人民已創造了歷史,歷史也已記住馬來西亞第14屆全國大選。


參考資料:


專題評論為各篇作者觀點分享,不代表本站立場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