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當人與人遇上雙重標準的開發和保育

[政經商情] 當人與人遇上雙重標準的開發和保育

作者:黃嬿庭


從空氣污染開始

今年是泰國北部的煙霧(haze)問題異常嚴重的一年,儘管泰國汙染控管部制定的PM2.5濃度安全標準已經是世界衛生組織的兩倍,泰北清邁、南邦等府的PM2.5濃度遠遠超標仍是常態。

雙重標準的「還地於林」

在泰北,長久以來在山林間以刀耕火種方式生活的山地居民,被視為佔據並破壞森林地、造成煙霧問題的罪魁禍首(關於村民與煙霧的討論可見女子@清邁—ในเชียงใหม่的文章)。2014年政變後,執政集團國家和平暨秩序維護委員會(NCPO)根據其發布的第64/2557號命令,以環境保護之名開啟了「還地於林」計畫,許多農民被禁止在其農地耕種,部分農地則必須改變耕作方式,若不配合遵守,除了中盤商可能不接受村民的農產品,甚至會以「違法侵占森林地」的罪名被起訴。

泰媒The Momentum在報導中引述了清邁大學教授宋干(สงกรานต์ ป้องบุญจันทร์)的研究,該份研究指出,國家林木部在「還地於林」計畫實施的一年內,起訴村民的案件高達9,231件,成長率高達38%;而國家公園部對村民的起訴在2014到2016年間約有6,000件,較計畫實施前成長了18%。

儘管在第66/2557號命令中,已另外明定該計畫是針對濫用森林資源的投資者,但在實行上一向被質疑是雙重標準,在貧困的居民被迫遷離居住地的案例不斷增加的同時,今年2月卻爆發了泰國知名營建公司Italian-Thai Development執行長Premchai Karnasuta得以進入國家保護區盜獵瀕危黑豹的事件,讓泰國社會質疑「『還地於林』究竟是為了誰?」

近來在清邁,因素帖山(ดอยสุเทพ)森林地被開闢成地方法院員工宿舍所造成的爭議,也引發熱烈討論,官方宣稱該建案「不在森林保護區裡面,只是在旁邊」,因而沒有違法之處,但其公平性卻備受環境運動人士質疑,「法院怎麼能一隻手為員工宿舍開山闢林,另一隻手一邊以侵占山林的罪名起訴人民?」

NEWS-เปิดปมบ้านพักตุลาการเชิงดอยสุเทพ_cover_
素帖山如同被剝下一塊皮的山坡地。(Photo Credit: The Standard

「還地於林」的荒謬在法院宿舍一事中暴露無遺,在清邁當地更激起強烈的反彈聲浪,人們除了紛紛引用「還地於民」的口號、參與遊行或在社群網站上呼籲拆除這些宿舍外,人們會在各處綁上象徵支持拆除的綠絲帶,有些店家甚至貼出「這間店不歡迎破壞素帖山森林的壞人!」的告示。

泰國當局雙重標準的執法,並不只存在於山林保育中,在曼谷,政府以恢復城市綠地之名推動拆除位於曼哈干古堡(Mahakan Font)內的老社區,今年4月25日,在與都市計畫抗爭26年後,該社區仍不敵拆遷命運而走入歷史。作家蘇剎(Suchat Sawasdisri)便諷刺道,「擁有百年歷史的古堡社區都能拆,素帖山的法院員工宿舍卻不能拆?」(關於曼哈干古堡社區拆遷一事,可見曼谷一滴 วันดี的文章。)

綠色和平:真正該管制的是跨國農企業的契約農業活動

回到空氣汙染的問題,清邁大學氣候變遷資料中心表示,造成泰北的煙霧並不只來自該地區的火耕行為,也有來自區域鄰國的影響。每年的二到四月為北東協國家的煙霧好發期,主要來自緬甸、泰國北部、寮國及柬埔寨的山區,而南東協國家的煙霧,則發生在七到十月的蘇門答臘和婆羅洲。

3
中南半島的風向、起火點與煙霧影響範圍。(截圖自ASEAN Specialized Meteorological Centre首頁)

綠色和平(Green Peace)泰國主任Tara Buakamsri表示,區域的空汙問題除了是東協國家在合作處理煙霧問題上的效力不彰,也是因為跨國農企業的活動仍不斷以契約農業的形式在北東協國家擴張。在南東協,新加坡已經開始對投資印尼油棕林業的公司進行嚴格管控,Tara認為,若北東協國家仍不對這些跨國企業採取措施,要達成零煙霧的目標是不可能的。

為共同處理煙霧問題,東協國家在2002年簽署了跨國煙霧汙染協議(ASEAN Agreement on Transboundary Haze Pollution,AATHP),以期在2020年達到零煙霧的目標,然而東協國家之間的協議並不存在強制約束力,仍取決於各國有沒有心,以及採取何種方式解決。

清邁大學的宋干教授認為,泰國當局的「還地於林」,其實是在以執法之名壯大國家機器,再削弱公民社會的權力。不論是環境保護,或是都市規劃,這些大刀闊斧究竟是為了什麼,隨著時間過去,終會不言自明。


資料來源

  • Continuing haze points to failure of Asean agreement(The Nation
  • Hotspot Information(ASEAN Specialized Meteorological Centre
  • Thai editor faces charges over picture of kings wearing masks(Reuters
  • Social media campaigns against Doi Suthep court project(Bangkok Post
  • Thai construction mogul says he will stay in post despite poaching case(Nikkei Asian Review
  • นโยบาย ‘ทวงคืนผืนป่า’ กับภาพสะท้อน ‘อำนาจนิยม’(The Momentum
  • “น้ำพางโมเดล”พลิกโฉมไร่ข้าวโพด ชงรัฐสนับสนุนผ่อนปรนทวงคืนผืนป่า(PPTV 36
  • เปิดปมบ้านพักตุลาการเชิงดอยสุเทพ ไม่ผิดกฎหมาย แต่ไม่ถูกใจประชาชน(The Standard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