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EANLAND]中國大力推動開發湄公河流域開發 各界環保團體強烈反彈
外電整理:黃嬿庭
泰國政府於2016年年底簽訂了瀾滄-湄公河國際航行開發計畫(2015-2025)的架構協議,大致同意了其中的湄公河疏濬計畫:為促進航運貿易,將於湄公河位於泰北清萊府清孔縣的河段,對礁岩進行爆破清除,以利大型船隻通行,該計畫將進入評估階段。
此消息一出便激起泰國國內及湄公河流域各國環保團體的不滿,非政府組織湄公河之眼(Mekong Eye)引述曼谷時報的報導指出,事關在世界河流長度中排名第十名、餵養了六千萬人的湄公河之流域生態,泰國政府對這項決定所提出的理由既薄弱又不合理,整個過程也缺乏公眾的參與討論。
湄公河總計長達4,480公里長,在中國的河段被稱為瀾滄江,自中國的西藏、雲南一路流經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及越南五國。中國目前正推動完成長達890公里的航運路線計畫,自雲南省順湄公河而下,經緬甸、泰國抵達寮國瑯勃拉邦。對這項計畫而言,泰國清萊河段的礁石是巨大的阻礙,近年來為促進航運,中國也在境內的流域中進行過許多次類似的清礁行動。
在中國籍的承包公司代表進入該河段進行該計畫對環境及社會影響的調查時,遭遇到泰國公民團體的抗議。
泰國湄公河流域八府人民網絡與湄公河河谷社群組織都公開反對該計畫,力申該河段生態系統的重要,並強調當地相當倚賴該河段的漁獲,礁岩的清除將威脅到流域國的食物來源;此外,若清除礁石加速河水流速,河岸的侵蝕速度也會加劇,大型船隻也會影響當地船隻活動。
中國方面認為在該河段進行調查屬「正常活動」,而中方媒體雖多稱引用自泰國華文媒體《星暹日報》的報導,表示帕拉育強硬地回擊國內環保團體,與中國站在同一立場,並要求泰國人民在湄公河開發一事上不要針對中國之說法,然而目前並沒有搜尋到英文媒體關於此一說的報導。
針對此計畫目前所激起的爭議,泰國官方表示目前只是大致同意並進入偵查階段,「這也是為了人員及貨物運輸的安全,我們必須在減少意外發生及對環境造成影響的風險下,使大型船隻能通過該河段。」泰國總理辦公室主任Kobsak回應道。
近日在湄公河流域的開發中,由中國極力推動,卻在環境及社會問題上激起強烈反彈的案例不只發生在泰國。目前在湄公河主流上有許多水壩的興建案在規劃階段,寮國政府正無視各界專家對生態系統恐遭嚴重破壞的警告,持續推動Don Sahong水壩的建造計畫;而在上周,湄公河委員會更匆促宣布開啟Pak Beng 水壩興建前磋商程序,被指計畫程序不透明,且罔顧寮國人民之利益。
對於上述案件倉促的持續進行,國際河流組織(International Rivers)都持續表示譴責。該組織負責泰國與緬甸活動之主任Pianporn Deetes指出清萊河段之清礁行動沒有必要性;針對寮國境內接二連三的水壩興建案,該組織也譴責湄公河委員會的不負責任。
為促進貿易並發展經濟,湄公河流域各國皆急於水資源的開發,除了發展與環境保育之間的爭議之外,或許還能進一步思考,由外籍公司持股、中央主導資源分配的開發案下,發展的獲利是帶動流域當地的發展,或是更進一步地剝削這些遠離國家政經中心的邊境社群。
新聞來源
- Spare the Mekong(Mekong Eye)
- Public Statement by the Network of Thai People in Eight Mekong Provinces Stop blasting Mekong rapids: Protect Thailand’s territory, ecology and natural heritage(My Mekong)
- Locals slam Mekong blasting plan(Bangkok Post)
- The Dammed Don: Lao hydropower project pushes ahead despite alarm from scientists(Mongabay)
- Press Release | Concern as Pak Beng Dam Commences Prior Consultation(International Rivers)
- Mekong rapid blasting ‘likely to backfire’(Bangkok Post)
- 中國在湄公河正常活動遭態環保團體抵制 泰總理嚴批(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