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2東南亞各國看什麼?

[ASEANLAND]COP22東南亞各國看什麼?

編譯:Yun-Ling Ko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2次締約方大會(UNFCCC COP22)將在11月7日至18日於摩洛哥的馬拉喀什登場。氣候議題是個多主體、多層次、多面向的議題,除了官方的會議之外,COP22期間還有各類型主題的周邊會議、展覽與活動等,旨在促進知識和經驗分享、氣候行動夥伴關係建立或是議題倡議。周邊會議分成藍、綠兩區;藍區主要是聯合國單位、國家與NGO舉辦的活動,以及設有國家展館(Pavilion),可能是個別國家一館或是聯合展館的形式,需要申請才能進場;綠區的周邊會議則是對一般民眾開放。

而COP的參與者也不僅限於主權國家,行為主主要分成幾類:

  1. 締約方。
  2. 協商團體,主要是由締約方根據區域利益或談判策略考量籌組的協商團體,如東協。
  3. 觀察員組織,主要是聯合國系統下委員會、專門組織、國際政府與非政府組織。
  4. 九大利害關係團體,工業(BINGO)、環境(ENGO)、地方政府(LEMA)、原住民(IPO)、研究機構(RINGO)、貿易聯盟(TUNGO)、農業(Farmers)、婦女與性別(Women and Gender)、青年(YOUNGO)。
15025341_903111616456365_6570205692197513399_o
COP22會場。(Source: COP22 @Facebook)

今年的主題訂為損失與損害(loss and damage),而周邊會議的主題相當多元,除了損失與損害、九大利害關係團體的主題之外,還有能源、水資源、海洋、交通運輸等專題。以下整理此次COP22東南亞國家相關的周邊會議(註:以下資訊以COP22UNFCCC官方網站目前提供資訊為主,尚有部分主題及國家館內舉辦之活動未公布議程)。

藍區

  • 國家主題

11月7日

主辦方:菲律賓

主題:國家自訂預期貢獻與國家調適計畫的連結菲律賓經驗(Understanding the NAP-NDC linkages: Experiences from the Philippines)

1國家自定預期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 NDC):各國自行訂定的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及計劃

2:國家調適計畫(National Adaptation PlanNAP):各國因應氣候變遷的調適策略

11月7日

主辦方:越南、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FUB)

主題:巴黎協議下的國家貢獻:越南的機會與挑戰(Implementing national contributions under the Paris Agreemen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11月11日

主辦方:印尼、International Coastal and Ocean、 World Ocean Network (WON)

主題:群島國家與小島國家的氣候變遷調適韌性建立(Building Resilience for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in Archipelagic and Small Island Developing States)

  • 城市與次國家主題

11月9日

主辦方:日本環境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al Studies) 、日本海外環境合作中心(Overseas 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 Center, Japan) 、馬來西亞科技大學(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laysia)

主題:亞洲城市的低碳社會技術轉移(City Champions: Research transfers LCS best know-how into Asian cities)

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分享日本發展低碳社會Low Carbon Society (LCS)的20年經驗,並將技術轉移到其他亞洲城市,如馬來西亞依斯干達(Iskandar)、布城(Putrajaya)、越南胡志明市、峴港、海防市等。

綠區

  • 韌性主題

11月9日

主辦方:馬來西亞Asian-Pacific Resource and Research Centre for Women(ARROW)

主題:巴黎協議與婦女:地區健康在氣候變遷中的論述(Paris Agreement and Women – Locating Health in Climate Change Discourse)

  • 農業周邊會議

11月17日

主辦方:泰國 Women Organization for Change in Agricul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主題:性別影響在永續地景與生活的測量與誘因(What Gets Measured Gets Valued: Incentivizing and Measuring Gender Impacts for Sustainable Landscape and Livelihoods)

  • 交叉周邊會議

11月18日

主辦方:菲律賓IBON International

主題:氣候危機與人民遷移(Heading for Higher Ground: Climate Crisis and Displacement of People)


資料來源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