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EANLAND] 各取所需 中國協助緬甸推動和平談判
外電整理:Joanne Chang
緬甸國家顧問兼外交部長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上週赴中國大陸進行外交訪問,期間會晤習近平、李克強等多名中國政府高級官員,並宣布新增三個緬甸少數民族叛亂團體同意參與本月份將召開的緬甸和平會談,被視為中國政府給翁山蘇姬的一份「大禮」。
自今年上任以來,翁山蘇姬一直以終結緬甸北部長期以來的內戰為主要目標。緬甸內戰始於1960年代,當時緬甸軍事強人奈溫(Ne Win)發動政變,否決少數民族的自治權,許多少數民族進行武裝並激烈反抗,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迫使許多人民流離失所。自2011年起,緬甸政府陸續與數個重要反叛組織簽署停火協議,翁山蘇姬為更進一步推動和平進程,預定於今年8月召開21世紀「彬龍會議」(Panglong Conference),期望與少數民族達成全境停火協議。
此次宣布加入和平會談的三個叛亂團體-果敢、若開邦軍、德昂族解放軍-都與中國有密切關係,裝備齊全且相當頑固。而先前在中國的支持下,緬甸最大一支,也是最頑固的民族武裝佤邦聯合軍也表示將參加和平會議。
(photo credit:AK Rockefeller@flickr by cc2.0)
不過,中國推動這些叛亂團體參與和平談判,並不是單純從利他主義出發,而是希望盡早穩定緬甸政治局勢,好讓中國盡早完成海外戰略布局,同時也使中國與緬甸合法邊境貿易得以安全進行。中國規劃在緬甸北部建造通往孟加拉灣的公路和鐵路,同時與新建的石油和天然氣管道配合,將使中東生產的石油可以不需經過目前極具爭議的南海,直接運抵中國,確保戰略資源。
儘管如此,中國也不是唯一在緬甸新政府上任後積極示好的國家。美國在緬甸民主轉型的過程中具重要意義,而日本更是長期耕耘,將緬甸作為對外援助與企業投資的主要目的地。解決內戰、穩定緬甸政治局勢對這些國家都是好事,因此樂見其成。
和平會議將在8月31日於緬甸首都奈比多(Naypyidaw)舉行,也將是翁山蘇姬執政以來最具指標性的工作,其是否真的能達成全境停火協議將是成敗的關鍵,值得密切注意。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