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特蒂、馬可仕二世的崛起:菲律賓選民的強人情結?

[ASEANSEA]杜特蒂、馬可仕二世的崛起:菲律賓選民的強人情結?

作者:鄭之翔


菲律賓即將在下個月舉行總統大選,民調領先的杜特蒂(Rodrigo Duterte)爭議言論又添一筆。他在一場造勢場合宣稱,他將在上任之後特赦自己曾犯下的屠殺罪名。

「死刑市長」

現年71歲的杜特蒂,過去擔任達沃市(Davao City)市長期間,曾設立一個「反犯罪平台」,用「以暴制暴」的方式來抑制當地犯罪,當時有超過1000人被殺,曾被人權團體封為「死刑市長」。

杜特蒂素以口無遮攔聞名,上個月杜特蒂才因為調侃一位性侵受害者受到各界譴責,不過卻頗受到一些菲律賓國內民眾歡迎。最新民調顯示杜特蒂目前獲得35%的支持度,大幅領先反對黨柏吾(Grace Poe)的24%。

Rodrigo_Duterte_(2009)
杜特蒂。(Source: Wikicommons)

杜特蒂也宣稱,他上任後將建立一個致力掃蕩犯罪的政府,承諾在上任半年內「根除犯罪」,這樣的政見深受中產階級以上的民眾愛戴。

像杜特蒂這樣充滿爭議性,而且具有強人性格的人物,卻在即將到來的總統大選中展露頭角,令外界好奇菲律賓選民投票取向的成因與背景。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便以「菲律賓選民為何渴望強人總統?」為題加以分析報導。

民主疲乏

即將到來的菲律賓選舉可說是菲國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CNN指出,過去幾年在艾奎諾三世(Aquino III)的治理之下,菲律賓成為世界經濟成長最快的國家之一,樹立了不少「善治(good governance)」的典範,也為菲國的對外關係注入活力,尤其是與中國的南海仲裁案,奪取了不少國際版面,帶領菲律賓擺脫「亞洲病夫」的稱號,現在的菲律賓更是外資首選之一。但艾奎諾所打下的這些「江山」能夠存續嗎?

菲律賓的選舉制度和臺灣不同,總統跟副總統是分開選舉的。正如前面所提到,總統選舉的民調由杜特蒂穩定領先,而副總統選舉的部分則是由前獨裁者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之子馬可仕二世領先。

Senator_Bongbong_Marcos_120322
馬可仕二世。(Source: WikiCommons)

在現任總統艾奎諾的統治下,雖然菲律賓近年來有著十足的進步,然而政府貪腐問題遲未改善,加上經濟成長的趨緩、法治的欠缺、基礎建設的不足,以及領導階層缺乏決斷力等問題,都引發菲國民眾的不滿。

杜特蒂及馬可仕二世的選戰主軸便主打現任政府「解決不了問題」,深獲選民認同,因為越來越多的民眾感到「民主疲乏」,對於現存的民主體制產生懷疑,甚至開始想要重返專制體制的懷抱。

強人情節

哈佛大學已故政治學者杭廷頓(Samuel Huntington)曾經觀察到一個開發中國家「悖於常理」的現象。杭廷頓指出,經濟成長率成長中的開發中國家,政治傾向就會越兩極,口無遮攔、一意孤行的強人慢慢展露頭角。晚近幾年包括印尼、印度、帛琉及菲律賓等國家都有此一現象的發生。就連今年的美國選舉,川普(Donald Trump)的出現也是一例。

不過菲律賓的狀況最為明顯。在民主的外衣下,事實上仍是由幾個政治家族掌握實權,所謂「選舉」基本上也只是政治家族間的權力爭奪戰。據統計,現任國會議員中,有七成以上的議員來自政治世家。不過不只政治上有此現象,經濟方面也是如此。菲律賓前40大富有的家族掌握了菲國七成六的經濟成長。這個現象是在亞太國家當中最為顯著。

渴望改變

CNN分析,在這樣的政治、經濟資源被少數人掌握的「寡頭民主」之下,無論「改變」是好是壞,菲律賓人民渴望「改變」—或許才是讓有強人背景的杜特蒂及馬可仕二世受到選民青睞的原因。

杜特蒂除了上述的「事蹟」之外,他宣稱他是唯一一位最了解,而且能夠解決南部伊斯蘭武裝衝突問題的候選人。而身為獨裁者後代的馬可仕縱使不斷美化過去父親馬可仕統治底下的暴政,甚至還宣稱1986年人民力量革命是菲律賓轉型的一大契機,仍獲得相當高的支持。

從杜特蒂的強勢作風,以及馬可仕二世所採取的「歷史修正」獲得廣大選民支持,尤其是針對青年以及反寡頭政治的社群的情形來看,選民顯然關注的不是過去多麼慘痛的歷史,改變現狀才是重點。

不過另一位原先聲勢也很高的總統候選人,現任參議員柏吾可就沒那麼幸運。他的政見雖然也主打改變與改革,但由於他過去幾週獲得菲律賓富豪旦丁(Danding Cuajuangco)以及過去被指控貪污的前總統埃拉普(Joseph Estrada)的資助及背書之後,讓她是否真心主張改革受到了質疑,也反映在她逐漸下滑的民調。

終點即將抵達:菲律賓民主的下一步?

近年來世界民主國家經濟成長率下滑、意識形態分歧、行政效率不彰,讓民主懷疑論也逐漸發展,這種「懷念專制」以及「強人情結」也逐漸在一些民主國家發酵。政治思想家艾德蒙伯克(Edmund Burke)曾說過,「人民決不會放棄自由,但是他們會相信錯覺。」這種對於民主政治的反動,是人民對於改變的嚮往,但究竟會將人民帶往更好的生活,或是沒有自由的深淵?沒有人有定論。

杜特蒂及馬可仕二世固然是目前看來最有機會贏得總統、副總統職位的兩位人選,然而距離選舉仍有半個月,尚未開票之前,勝負仍未定。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杜特蒂及馬可仕二世的崛起,是菲律賓民主拒絕寡頭、菁英政治的開端。究竟菲律賓近幾年的民主與經濟成長是常態或是曇花一現,端看這次選舉會將菲律賓的民主帶往新篇章,抑或是走回專制老路?外界都在關注。


封面圖片:杜特蒂的競選T-shirt。(Source: Wikicommons)

來源:

  • Philippines election: Why fatigued voters yearn for ‘strongman’ leader(CNN
  • Philippines’ Troubled Democracy: The Folly of Autocratic Nostalgia(The Huffington Post
  • Philippines’ likely next president would pardon self for 1,700 deaths(UPI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