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角地區毒品氾濫 中國主導湄公河流域國合作打擊

[ASEANLAND]金三角地區毒品氾濫 中國主導湄公河流域國合作打擊

作者:黃嬿庭


2011年10月,有13名中國籍船員在湄公河的一起劫船案中遭到謀殺,嫌犯被帶回中國審判。自此,中國開始安排砲艦在此巡航,並偕同緬甸、泰國、寮國及柬埔寨等湄公河流域國家開始「聯合巡航計畫」,將其邊防部署延伸到了湄公河流域。

儘管自實施「聯合巡航計畫」以來,湄公河上的船隻遭劫事件已經大幅減少,但中國沿著湄公河所部屬的砲艦與武裝部隊,依然無法阻止毒品的生產與販賣在緬甸、泰國、寮國交界處,俗稱「金三角」的蠻荒之地持續地蓬勃發展。

Golden_Triangle_1
緬甸、泰國、寮國交界處,俗稱「金三角」。(Source: Wiki Commons BY CC2.0)

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The United Nations Office on Drugs and Crime ,UNODC)估計,2013年海洛因與甲基安非他命在東南亞的交易額達三百一十億美元。「這甚至大於一些東南亞國家的經濟規模,」UNODC亞太組的組長道格拉斯(Jeremy Douglas)指出,「這就像是在東南亞存在著一個不明的國家,沒有疆界、卻很有錢。」同年在東亞與東南亞地區共查緝了超過兩億五千萬份的甲基安非他命,比2008年多出了八倍,該時期查獲的冰毒交易量也倍增。

為加強該區域各國在打擊金三角地區毒品交易問題的合作,在UNODC以及中國國家禁毒委員會副秘書長魏小軍的安排下,由來自湄公河流域四國的專家與資深警員所組成的小組,順著湄公河而下展開為期四天的調查之旅。

魏小軍在接受路透社(Reuters)採訪時表示,毒品是湄公河流域的主要威脅,包括人口販運、洗錢和非法買賣野生動物等類型的犯罪「都根植於毒品交易」。

金三角地區生產的鴉片佔了全球鴉片產量的四分之一,根據UNODC的報告,寮國在2015年共有5,700公頃被用作鴉片種植,泰國只有數百公頃,最大宗的則是緬甸,去年的罌粟總耕種面積為55,500公頃,共產出647噸鴉片,僅次於阿富汗,而最大宗的出口目的地便是中國。2015年在中國查獲36.5噸的甲基安非他命(泰國稱亞霸Yaba或狂顛藥),主要來源也是緬甸。

緬甸的非法藥物氾濫的生產與出口情況,主要是源於該國的均貧、頻繁的武裝衝突以及中國龐大的需求量,而儘管大部分的鴉片都輸往中國,緬甸境內也存在大量的鴉片注射者及成癮者,要解決這個問題,將是緬甸新任總統碇喬(Htin Kyaw)的極大考驗。

目前緬甸軍方掌握內政部,等同於控制了警察與官僚體系,將來即便由全民盟(NLD)執政,軍方在政府部門依然掌握相當大的影響力,更構成未來緬甸政府在緝毒工作上的阻礙。

道格拉斯表示,儘管他希望緬甸未來的政府能夠投入打擊毒品交易,但也不得不承認,金三角這樣的邊境地帶實在是「天高皇帝遠」,自主性極高的非官方的港口,是政治力所難及。

自從2011年由中國偕同湄公河流域各國共同進行的聯合巡航計畫開始運作後,僅僅是偶爾使用由中國提供給寮國軍隊及緬甸警方的巡航艦巡邏,就已經有效地嚇阻了湄公河上猖狂打劫貨船的行為,然而在阻止非法藥物的氾濫方面,成效卻相當有限,這也顯示儘管北京近年來致力於加速南海爭議島嶼的軍事化,中國的在東南亞硬實力仍有其侷限性。


新聞來源:

  • Led by China, Mekong nations take on Golden Triangle narco-empire(Reuters
  • Burma’s High Opium Output a Huge Test for Suu Kyi Government: UN(The Irrawaddy
  • Illegal Drugs: Production & Trafficking ‘Booming’: UNODC(Mitv News
  • The war on drugs along the Mekong river in Southeast Asia’s Golden Triangle(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