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貧窮、衝突促使緬甸與寮國生產鴉片

[ASEANLAND]聯合國:貧窮、衝突促使緬甸與寮國生產鴉片

外電整理:鄭之翔


聯合國毒品犯罪辦公室(UNODC)在本周二(15日)發佈最新的東南亞罌粟生產年度調查報告,指出「貧窮」與「衝突」是促使緬甸及寮國大量種植罌粟的原因。報告中指出,雖然總生產量趨於穩定,但仍相當可觀,種植的數量居世界第二,因此呼籲兩國政府應從解決根本問題開始做起。

6697503689_a62b6aa89d_o.jpg
東南亞罌粟產量最高的金三角地帶,位於緬甸、泰國及寮國的邊界。小圖為罌粟花。(Source: Nathan Hughes Hamilton@Flickr CC 2.0 )

該份報告係UNODC對於東南亞罌粟生產量的最新評估。報告指出,東南亞的罌粟種植近幾年愈趨穩定,主要集中生產在緬甸,尤其整個金三角地區(Golden Triangle)有九成的產出集中在緬甸北部的撣邦(Shan State)。寮國方面,主要集中在北部的豐沙里省(Phongsali Province)。然而,緬寮地區的罌粟總生產量甚至已經是2006年的3倍,共佔全球的四分之一,僅次於阿富汗(Afghanistan)。

「這些地區的海洛因需求高的不可接受。」UNODC東南亞區代表Jeremy Douglas表示,雖然產量沒有增加,但數量仍相當高。Douglas表示,透過調查緬甸種植罌粟地區的社經背景,結果顯示種植罌粟的地區十分貧窮,因為沒有其他生產工具得以養家謀生,再加上罌粟帶來的高所得、跨國犯罪組織的介入,以及鄰近國家的需求,是這些地區種植罌粟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緬甸的撣邦因長期內戰,也讓這幾年的罌粟種植量顯著增加。報告指出,撣邦地區的叛亂團體並未簽署在今年10月由總統登盛(Thein Sein)推動的停火協議,政府軍與反抗軍之間的衝突至今仍持續,讓毒品交易持續猖獗。

「縱使罌粟生產量並未增加,但仍相當大,呼籲緬寮政府應積極從根本解決問題」。Douglas強調,緬甸選舉剛結束,取得多數席次的全國民主聯盟(全民盟,NLD)領導人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雖然曾在競選期間訪問撣邦,並發表防制毒品政策,但緬甸政府目前掌管毒品防制的機關仍在軍方的掌控之下,未來翁山蘇姬對於毒品問題能夠施力多少,將是給全民盟未來最大的挑戰之一。


封面圖片:罌粟花田。(Source: Vincent Brassinne@Flickr CC 2.0)

新聞來源:

發表迴響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