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緬甸法政商情 南洋誌開闢「緬甸投資指南」
作者:曾勤博(Bob Tseng)

緬甸地處中印兩大國之間,領土略大於法國、中國四川省,小於中國青海省,約台灣的19倍,5000多萬人口。近日政府公告參考的最低工資是日薪3600緬幣,約3美元,換算成平均月薪約100多美元。
緬甸人口結構年輕,根據2013年麥肯錫顧問公司(McKinsey & Company)研究報告,15年內(迄2030年)緬甸經濟規模將成長四倍,達2000億美元,10年內(迄2025年),全球一半的消費人口均在5小時飛行範圍之內。
緬甸長期自外於世界,基本法律制度停留在100年前。例如,緬甸的公司法是1913年在印度制定、1914年在緬甸施行 ,當時緬甸是英屬印度的一個行政區,然而,2010年以來,緬甸突然大步開放,釋放翁山蘇姬等政治犯,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總統歐巴馬等政要相繼造訪。
2012年,外商投資法公告,外商投資湧入,2014年,緬甸主辦東協高峰會,緬甸風光迎向世界。2015年6月,北京破天荒邀訪緬甸在野領袖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翁山蘇姬。2015年11月8日在全球注目下,翁山蘇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 (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 NLD ) 在第一次國會民主改選中,贏得空前勝利,緬甸昂首邁向新局。
在開放之前,緬甸主要的投資者來自中國大陸、日本、和新加坡。近年來,可口可樂、肯德基、必勝客、GAP、Carlsberg、海尼根等歐美品牌也陸續在緬甸設廠、設點。隨著在中國大陸產業轉型、缺工、及經營成本增加,緬甸成為製造業遷徙的選項,其中不乏來自台灣的紡織、製鞋、及其他勞力密集型製造業。
筆者目前任職於新加坡知名律師事務所,該所為緬甸最大外資事務所,自1995年即設立仰光辦公室,見證並參與緬甸的法律及政策變遷。受ASEAN PLUS 南洋誌邀請,開闢新專欄「緬甸投資指南」,就各行各業所涉的投資、商務、法律等議題,依據現行法令,以及緬甸國會大選後可能施行的新政,提供一系列的分析,供作有意赴緬投資經商的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