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週報122] 翁山蘇姬被控貪腐罪名纏身、越南國產疫苗Nano Covax展開三期人體試驗、大馬再控中國海警船入侵海域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122期,為讀者挑選2021年6月5日至11日期間,有關緬甸、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
Issue: 122|June 5-11, 2021
編譯:荊柏鈞、鍾依吟、柯昀伶、黎柏君

緬甸|再被控貪腐 翁山蘇姬罪名纏身
緬甸國營媒體6月10日報導,遭政變奪權的文人政府領袖、國務資政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罪名纏身,軍方現又追加指控其涉嫌貪汙,濫用職權非法收賄,審判將從6月14日開始,預計在7月26日前結束。
這項最新指控與翁山蘇姬創辦、以她母親命名的慈善組織「欽季基金會」(Daw Khin Kyi Foundation)有關,翁山蘇姬被控濫用職權,以優惠條件為該組織租賃土地;此外,前仰光地區首席部長斐敏登(Phyo Min Thein)則聲稱翁山蘇姬於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期間收受11公斤黃金與60萬美元現金的賄賂。
緬甸環球新光報(Global New Light of Myanmar)報導,反貪腐委員會(ACC)調查發現翁山蘇姬「濫用職權犯下貪腐行為」的證據,故依《反貪腐法》第55條對她提起訴訟,一旦罪名確立,最重可處15年有期徒刑。翁山蘇姬的律師金蒙紹(Khin Maung Zaw)認為,這是軍方意圖詆毀翁山蘇姬聲望的操作,目的是使她消失在公眾視野,並稱指控「非常荒謬」。
目前翁山蘇姬面臨多項指控,包括:非法持有無線電通訊設備,被控違反《進出口法》;選舉期間未遵守新冠肺炎防疫規定,被控違反《自然災害管理法》;涉嫌引起暴亂、意圖煽動群眾;違反《國家機密法》等。

越南|國產疫苗Nano Covax開始三期人體試驗
越南國產疫苗Nano Covax宣布6月8日開始第三期人體試驗,前兩期試驗結果顯示疫苗能有效產生抗體,為目前進度最快的國產疫苗。
Nano Covax疫苗本週進入最後一期的人體試驗,預計募集1萬3,000名18歲到74歲間的志願者參與,目前已有6,000人報名。Nano Covax疫苗在去年12月開始人體試驗,前兩期測試結果顯示疫苗為安全且能有效產生抗體,是目前進度最快的國產疫苗。總理范明政(Pham Minh Chinh)本週也指出目前防疫的首要任務是在今年取得足夠疫苗,替7,500萬位國民接種,並會盡全力支持國產疫苗的研發產製。
目前越南投入新冠肺炎疫苗研發的機構共有4家,除了研發Nano Covax的Nanogen製藥生物技術公司之外,還有疫苗和醫療生物製品研究所(IVAC)、衛生部下的第一疫苗與生物製品公司(Vabiotech)、以及醫用疫苗和生物研究與生產中心(Polyvac)。而目前進入人體試驗階段的有Nano Covax疫苗和由IVAC所研發的Covivac。據估計,未來國產疫苗年產量可達3,000萬到4,000萬劑。Covivac國產疫苗在4月進行第一期人體試驗,第二期有望於6月展開;而Vabiotech疫苗預計在7月開始人體試驗。
國際疫苗方面,越南已批准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 AZ)、俄羅斯衛星五號(Sputnik V),並在上週核准中國科興疫苗作為緊急使用。

馬來西亞|繼共機事件後 大馬再控中國海警船入侵海域
繼日前指控中國軍用運輸機侵入空域,馬來西亞6月4日又發現一艘中國海警局(CCG)艦艇侵入馬國海域,距離砂拉越(Sarawak)美里(Miri)海岸僅84浬。
馬來西亞海事執法機構(MMEA)美里分局主任莫哈末法烏茲(Md Fauzi Othman)證實,當局已收到中國海警船於6月4日侵入馬國海域的報告,包括馬來西亞皇家海軍(TLDM)在內的單位均持續密切關注此事。他也補充,馬國海事執法機構常年派員駐守巴丁宜阿里淺灘(Beting Patinggi Ali,中國稱南康暗沙),監控該區域以維護國家主權。
巴丁宜阿里淺灘是南海爭端的熱點之一,馬來西亞與中國多次在此發生海上對峙。事實上,馬國當局經常接獲漁民通報中國海警船的蹤跡,其中一艘更自2013年便停在該區域。去年總審計司提呈國會的報告也指出,中國海軍及海警在2016至2019年期間擅闖砂拉越及沙巴(Sabah)西部海域高達89次,馬國屢次向北京發出抗議。
這次中國海警船入侵馬來西亞海域格外受矚目,主因是馬國5月31日偵測到16架中國軍用運輸機侵入大馬海事轄區與亞庇飛航情報區(Kota Kinabalu Flight Information Region),6月3日已為此召見中國大使,更在東協–中國特別外長會議上討論此事。

菲律賓|美菲部隊訪問協定修約 待杜特蒂政府拍板
菲國總統杜特蒂在去年2月下令擬終止菲美在1998年簽署的「部隊訪問協定」(Visiting Forces Agreement, VFA),協定將於今年8月失效。菲駐美大使羅慕德斯指出,目前VFA條文已完成修改協商,就待杜特蒂政府拍板定案。
先前美國以「帶領違反人權的掃毒行動」為由,拒發簽證給前警察局長與參議員德拉羅薩(Ronald “Bato” dela Rosa),杜特蒂憤而在去年2月告知美方將終止部隊訪問協定。隨後菲方兩度發出外交照會暫緩終止該協定,並持續與美方協商修約;若近期未再展延,協定將於8月失效。
菲律賓駐美大使羅慕德斯(Jose Manuel Romualdez)受訪表示,條文修改協商已告一段落,新條文已呈報給總統,他認為杜特蒂會看到明顯進展,雖沒有透露具體修改內容,但保證修約方向是互惠且可接受的,對於延續協定有相當信心。先前他也透露,美國拜登總統希望在雙方建交75周年時能會晤杜特蒂,表達穩定發展雙邊關係的決心。美駐菲代理大使(Chargé d’Affaires)John Law則指出,自今年2月第一次協商會議開始,雙邊有實質對話進展,目前華盛頓就等杜特蒂總統拍板定案。日經報導則強調,隨著近期菲中在南海議題的緊張情勢升溫,杜特蒂政府可能隨時會答應修約。
VFA允許訪問協定簽署國可因軍事演習或人道援助互相暫時派駐軍隊,是實現美菲共同防禦條約(Mutual Defense Treaty)重要的一環。

新加坡|澳洲總理莫里森訪星 與李顯龍談逐步恢復雙向旅行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6月10日接見來訪的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兩國領導人會談重點包括如何在確保安全與秩序的情況下,恢復兩國間的雙向旅行,並強調將在金融科技、低碳排放與醫療衛生等領域加強合作。
李顯龍於會後的聯席視訊記者會上表示,他和莫里森討論當前新冠疫情的發展,並且探討航空泡泡的可能性。李顯龍表示基礎設施與程序準備好後,例如相互承認雙邊健康與疫苗接種數位證書等,就可以透過航空泡泡的小規模方式恢復雙向旅遊信心。另外雙方也談到如何盡快讓新加坡留學生返回澳洲就學。
新澳兩國於2016年5月簽署十年期的「澳新全面戰略夥伴關係」(Australia-Singapore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Partnership),該協議旨在促進雙邊於五大支柱上強化合作,包括經濟與貿易、國防與外交、科學與創新、民間交流,以及去年剛納入的數位經濟。李顯龍與莫里森談到此夥伴關係已進行五年,雙方在上述領域都有顯著的合作發展,下個階段將著重於建立金融科技橋樑、環境友善的低碳排放,以及醫療衛生領域。兩國領導人也強調去年生效的兩個重要協定,分別為「在澳軍訓與訓練區發展條約」與「澳新數位經濟協定」,是雙方在軍事安全與數位經濟上合作的里程碑。
莫里森此行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第一個實際訪問新加坡的外國領導人,他是在前往英國準備參加G7峰會之前,取道訪問新加坡。上一屆新澳領袖級會議於去年3月舉行,當時受到疫情影響,會議以視訊進行,這次兩國領導人能親自會面,都表示相當高興。

泰國|泰內閣通過「普吉沙盒」 7月起中低風險國家接種旅客赴泰免隔離
根據曼谷郵報報導,泰國內閣於6月8日通過「普吉沙盒」旅遊重啟計畫,預計自7月1日起開放來自新冠肺炎中低風險國家已完成疫苗接種的旅客、透過普吉島入境泰國不需隔離。
透過「普吉沙盒」計畫赴泰旅客,必須提供在抵達泰國14天前完成新冠肺炎疫苗接種的證明,以及新冠肺炎檢測陰性證明。欲前往泰國其他各府的旅客,必須在普吉島停留14晚、並在第1、6、及12日採檢陰性後始得離開普吉島;若預計在普吉島停留少於14晚的旅客,僅須在離開泰國前採檢陰性就可離境。自5月16日起,普吉島新冠肺炎每日確診者都維持在個位數水準。
泰國總理帕拉育(Prayut Chan-o-cha)表示,普吉府已有約40萬民眾完成疫苗接種、亦即已達成超過60%該府人口的接種率,而政府的目標是將普吉島的接種率在7月1日前提升到70%。帕拉育指出,「普吉沙盒」計畫的實踐將能夠測試泰國在公共衛生安全和經濟復甦兩者間維持平衡的能力。此外,若「普吉沙盒」計畫試點成功,泰國政府將進一步將旅遊重啟計畫於10月時擴展至曼谷、蘇美島、及清邁,並預計在2022年1月時重新開放泰國全境供已接種外國旅客入境。
追蹤東南亞大事,鎖定ASEAN Plus 南洋誌 Facebook與Twitter官方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