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週報60] 泰實施宵禁並暫緩入境、印尼進入公衛緊急狀態、李顯龍宣布封獅城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60期,為讀者挑選2020年3月28日至4月3日期間,有關泰國、印尼、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及緬甸等國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
Issue: 60 | Mar. 28 – Apr. 3, 2020
編譯:黎柏君、鍾依吟、荊柏鈞、柯昀伶

泰國|防疫再升級 全國實施宵禁並暫緩入境
繼宣布進入為期一個月的緊急狀態之後,泰國總理帕拉育(Prayut Chan-o-cha)再度加強防疫力道,除祭出全國宵禁措施之外,也暫緩包含本國國民在內的所有人入境泰國、以遏制新冠肺炎疫情延燒。
根據宵禁措施規定,自4月3日起每晚10時至翌日清晨4時所有民眾須待在住處不得外出,違者最高可處兩年有期徒刑、併科罰金4萬泰銖。此規定排除適用醫護人員與運送民生物資、農產、藥品、醫療設備、報紙、汽油、郵務或進出口產品的物流人員,並允許載運疑似或確診病患至隔離場所,其他如夜班工作人員、持有載明往返機場目的文件的人員、及有關官員亦不在此限。
此外,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塔維辛(Taweesin Visanuyothin)表示,鑒於近日多起確診案例均為境外移入,連帶導致眾多與個案有所接觸的當地民眾須進行隔離,政府決定自4月2日至15日暫緩所有人入境泰國,以確保相關機構有足夠的時間準備國家級隔離場所,泰國駐外使館也將協助歸國行程受影響的旅外國人。
隨著近兩週確診案例以每日百例的速度急遽上升、累計案例也即將突破兩千例,泰國民眾開始警覺並保持社交距離,不僅地下鐵、公車、及機場捷運等大眾運輸工具的座位,甚至連洽公場所、超商、及電梯的地板都做上記號,要求民眾依記號乘坐或排隊,以保持安全距離。

印尼|印尼進入公衛緊急狀態 再投入249億美元紓困
印尼總統佐科威3月31日宣布全國進入公共衛生緊急狀態、通過大規模社會活動限制的命令,並額外投入249億美元進行紓困。
佐科威本週宣布印尼進入公衛緊急狀況,並通過大規模社會活動限制的命令,賦予地方政府暫停非必要活動及關閉公共場所的權力。佐科威表示,若現有措施不足以防堵疫情擴散,可能將進一步宣布進入戒嚴狀況。印尼自31日起禁止外籍旅客入境與轉機,本國公民與居民則仍可回國、但須進行14天居家自主隔離。
此外,印尼政府也宣布至2022年止,取消預算赤字為GDP3%的上限;財政部預期今年稅收將減少10個百分比,因此財政赤字預料將達到GDP的5%。印尼政府亦宣佈將投入249億美元預算紓困,並將公司所得稅從25%降至22%、在個人所得稅方面也有所減免。在社會福利政策方面,印尼政府也對於非正式勞工及弱勢族群提供財務補助,以及弱勢家庭電費折扣等。
印尼於三月初時尚未有確診案例,但截至3月31日止已1,500多人確診、136人死亡,疾病致死率達9%為全球最高。政府將廖內省(Riau Islands)的加朗島(Galang Island)於越戰時期作為難民營的地區改建為緊急醫院,約可提供360個床位。佐科威於本週訪視即將完工的緊急醫院,宣布預計於下週一可開始運作。

新加坡|抗疫情封獅城 李顯龍宣布將關閉非必要工作場所與學校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4月3日透過電視發表重要談話,為了防止新冠肺炎在獅城擴散,宣布從下週二(7日)起,所有提供非必要服務的工作場所將關閉,除了超市、小販中心、巴剎(菜市場)、餐館、銀行、診所與公共運輸等將照常營業。此外,從下週三(8日)起,全面實施居家學習。相關措施預計先實施一個月,之後看後續疫情發展再做出調整。
全球新冠肺炎第二波疫情衝擊亞洲國家,新加坡3日下午再度增加65個確診病例,截至4月3日已有1,114例確診、死亡5人。為防止疫情在獅城失控,李顯龍親自向民眾宣布將採取一系列更嚴格的抗疫措施,並呼籲民眾盡量宅在家,減少不必要的外出,為防疫盡一份心力。
在教育政策部分,除了所有學校關閉外,學前班教育與學生托管中心也一併關閉,但針對無法照顧孩童的父母,政府會提供有限的服務。另外,政府也將在本週日(5日)起至下週日(12日),免費發放每位民眾可重複使用與清洗的布口罩。
從新冠肺炎在中國武漢爆發以來,新加坡算是有效控制疫情的國家之一,但歐美疫情爆發引發的海外公民與永久居民海歸潮,使得星國境外移入病例變多。同時,本土感染的病例也快速增加,且其中近半的案例無法查出感染源頭。星國政府因此決定採取封城等措施,希望抑制疫情增長的速度。

越南|全國封城15天 公共場所禁止2人以上聚集
為防疫新冠肺炎疫情擴大,越南總理阮春福下令全國自4月1日起實施15天隔離政策,民眾除了採買食品、藥品與緊急醫療服務等基本需求外不得外出。此外,除了學校、醫院與工作場合之外的公共場所皆禁止2人以上聚集、人與人之間亦須保持2公尺距離。
越南政府於3月30日宣告新冠肺炎為全國流行病,阮春福已下令交通部與地方政府暫停大眾運輸工具營業,以減少境內人員往來,境外班機也禁止入境越南;河內與胡志明市之間的交通自3月30日起也暫緩兩週。除了食物、勞工及生產原料運輸外,重災省分人員禁止前往其他地區。
越南通訊社一名記者確診感染新冠肺炎,越通社隨即宣布其英文報紙Viet Nam News至4月15日暫停印刷,但電子版仍會持續更新。河內大型醫學中心白梅醫院(Bach Mai Hospital)傳出33人感染、胡志明市Buddha Bar & Grill酒吧也有13個確診案例,衛生部已下令曾造訪二地民眾進行篩檢。白梅醫院因發生院內感染,包含醫護人員以及送餐員確診,醫院已於28日關閉,並安排5,000名病患轉診,自12日起曾造訪醫院的累積需追查人數共計近4萬人。

馬來西亞|大馬央行預估2020年GDP將下修至 -2%至0.5%水準
馬來西亞中央銀行4月3日指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馬來西亞2020年GDP成長率預估將下修至-2%至0.5%之間。馬來西亞的新冠肺炎案例數已超過3,100例、其中已有50個死亡案例,位居東南亞國家中首位。目前,馬來西亞所實施的旅遊禁令和關閉非必要商業活動禁令政策已嚴重打擊貿易和旅遊業。
馬來西亞央行總裁諾珊茜雅(Nor Shamsiah Mohd Yunus)表示,新冠肺炎所導致的情況相當不穩定、且一直在不停變化,而GDP成長率的預測是根據現今所知的樣貌所推導出的最佳情況。諾珊茜雅說,大馬央行的立場仍維持在執行貨幣寬鬆政策,用以緩衝疫情所帶來的衝擊。大馬央行指出,馬來西亞2020年貨物和服務出口將比起去年驟降8.7%,而通貨膨脹預期將落在-1.5%至0.5%水準。
馬來西亞去年經濟成長率為4.3%,若2020年GDP成長率低於0%、將成為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首度再次跌至負數。

緬甸|傳首起死亡案例 翁山蘇姬親上臉書與民溝通
緬甸當局3月31日通報首起新冠肺炎死亡案例,累計確診案例達14例,然而隨著數以萬計在泰國工作的移工趕在邊境關閉前返國,衛生部長警告疫情極可能大爆發,為此國務資政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也決定親上臉書與民溝通。
根據衛生部發言人Khin Khin Gyi的說法,該名69歲有癌症病史的男性患者在仰光病逝,其生前曾赴澳洲治療,並在返國前於新加坡停留;其餘確診案例也多有海外旅遊史,以境外移入案例居多。
針對自泰國返國的大批移工,Khin Khin Gyi聲稱政府「已做好萬全準備」,包括在出入境櫃台落實社交距離、要求返國民眾填寫健康申報表等,同時地方單位會收到有關返國民眾的行蹤資料,以利監控及追蹤動態,相關社區隔離措施及責罰規定也預計很快上路。
然而,因前軍政府長期忽視而脆弱不堪的醫療體系不免引發各界擔憂,地方民眾與社運人士對於政府的回應也不甚滿意,認為當局不具備足夠的能力防制疫情,尤其該批移工感染可能性高,將置不具採檢能力的地方社區於風險之中。
國務資政翁山蘇姬面對國內疫情升溫,一改透過官方聲明與正式會議表達立場的作風,除發表電視談話向人民信心喊話之外,更罕見的開設個人臉書帳號並發文與民溝通,善用這個對緬甸民眾而言最重要的資訊傳遞平台。
追蹤東南亞大事,鎖定ASEAN Plus 南洋誌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