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經商情] 印尼推國民美食 與共乘平台拼觀光
外電編譯:Yun-Ling Ko

提到台灣必吃佳餚,腦中就會浮現滷肉飯、臭豆腐和珍珠奶茶。韓國產泡菜,日本有壽司,那說到印尼,會想到什麼美食呢?
印尼觀光部部長Arief Yahya日前宣布,擬將五種料理將宣佈為「印尼國民美食」,分別是索多湯(soto),仁當(rendang),炒飯(nasi goreng),沙嗲(satay)和加多加多(gado-gado)。
部長Arief表示,印尼一直以來都沒有官方認定的國民料理,希望透過印尼美食,以美食觀光(Culinary Tour)來吸引外國觀光客。他更表示,奉佐科威總統之命,推展印尼創意經濟而成立的創意經濟局(Bekraf),下轄五個機構曾一致提名索多湯為印尼代表菜餚,因為在印尼各群島中都可以看到各式口味的索多湯。不過最後觀光部加碼選出五項,其中仁當、炒飯和沙嗲曾名列CNN讀者評選為世界最美味的50項食物。
選出國民美食之外,推廣美食旅遊的第二個策略是評選出印尼的「美食之都」。觀光部目前正在對三個美食之都進行認證,分別是峇里島、萬隆和日惹。此外,雖然目前國外的印尼餐廳數量不多,但觀光部也擬透過與國外的印尼餐廳合作,以聯合品牌的策略來推廣印尼美食與觀光。
近日觀光部也宣布與共乘服務平台Grab合作,推出聯名活動「精彩印尼」(Wonderful Indonesia),旅客將可在Grab的應用程式上獲得印尼旅遊資訊,包含當地推薦餐廳。Grab也將提供載客點照片共享、租車時間長達4-12小時的服務,除此之外,外國遊客也可透過Grab Chat與司機聯繫,因該程式設有把文字自動轉換成印尼文或使用者設定語言,可與當地司機溝通更加便利。
印尼國民美食介紹
- 索多湯(Soto),指以多種香料燉煮、加入配料的湯,主菜可選擇加雞肉(soto ayam)或是牛肉(soto daging),更因地區的料理方式不同有各地區的索多湯,例如萬隆的Bandung Soto、馬都拉島的Madura Soto;索多湯亦流行於馬來西亞及新加坡。
- 仁當(Rendang),又譯作巴東,是起源於印尼西蘇門答臘省,亦流行於星馬地區,是以各式香料和椰奶燉煮肉品的料理,仁當菜餚更曾在美食節目中,因評審一席話,引起軒然大波。
- 炒飯(nasi goreng),通常將米飯和甜醬油(kecap manis)、蝦米、羅望子、紅蔥、辣椒等炒製而成,相較於中式炒飯味道更重也更辣。
- 沙嗲(satay/sate),起源於印尼,也流行於其他東南亞地區。將肉以醬汁先醃後烤,再加上沙嗲醬調味。一樣依地區和食材不同,而有各式不同的沙嗲。
- 加多加多(gado-gado),是一道將生菜、馬鈴薯、蝦餅、雞蛋等食材淋上沙嗲醬的「印尼沙拉」,在各地也有不同的做法。gado-gado意指將多種東西混合一起,加多加多和東爪哇的Pecel、西爪哇的lotek,以及巽他族的karedok菜餚相似。
參考資料
- Tourism Ministry declares five dishes national food, Jakarta Post
- Rendang And Nasi Goreng Are Voted The World’s Best Foods… Again!, WowShack
- Your pick: World’s 50 best foods, CNN
- Grab supports tourism, provides translation feature for travelers, Jakarta Post
- Grab ties up with Indonesia’s tourism ministry in co-branding push, Marke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