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週報152] 星國新規定施打追加劑才算完整接種、印尼研究調查85%民眾有新冠抗體、亞航擬改名為CAPITAL A

[東南亞週報152] 星國新規定施打追加劑者才算完整接種、印尼研究調查85%民眾有新冠抗體、亞航擬改名為CAPITAL A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152期,為讀者挑選2022年1月1日至1月7日期間,有關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柬埔寨、菲律賓與越南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

Issue: 152|Jan. 1-7, 2022

編譯:荊柏鈞、柯昀伶、鄭熹、黃以樂、曾偉林


新加坡夜景。(Guo Xin Goh on Unsplash

新加坡|新加坡自2月14日起 施打追加劑才算完整接種

新加坡政府宣布,自2月14日起,完成接種新冠病毒疫苗9個月後未施打追加劑者,接種狀態將轉為「未完整接種」,這將影響他們是否能進出商場、餐廳等場所。

目前新加坡當地Delta變異株引發的疫情已趨穩,但感染新變異株Omicron的案例持續增加。星國跨部會抗疫工作小組1月5日於線上記者會中表示,由於Omicron傳染力比Delta更高,確診數恐比先前還高。為因應Omicron來襲,新加坡衛生部參考新冠病毒疫苗專家的建議,將接種第一系列疫苗的有效期限設定為270天(9個月),18歲以上的民眾在接種第一系列最後一劑疫苗後的270天內,將視為完成接種,並建議在約 5 個月至9個月之間接種追加劑,來維持此一狀態。

所謂的第一系列疫苗,指的是完成兩劑mRNA(信使核糖核酸)疫苗及打完3劑中國科興、國藥疫苗。衛生部長王乙康表示,從現在到2月13日,只要完成第一系列疫苗,無論接種多久,都視為「已完成接種」,但2月14日後,若接種上一劑疫苗已超過270天,也就是去年5月20日前所施打的疫苗,「已完成接種」的狀態將會失效。


印尼總統佐科威接受疫苗接種。(Government of Indonesia wikimedia commons public domain)

印尼|印尼研究調查85%民眾有新冠抗體

印尼政府1月6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接受調查民眾有超過85%對新冠肺炎抗體呈陽性反應,然其中有7成並未曾確診或接種疫苗。

由內政部與衛生部委託印度尼西亞大學於10至12月在全國100個城市、針對超過2.2萬人進行調查,近期公布的結果顯示,接受調查者中有86.6%的民眾對病毒抗體呈陽性反應,其中有73.2%的人並未曾確診或接種疫苗。

2021年7至8月印尼成為Delta變種病毒的重災區,平均每日新增病例在4至5萬,至9至10月疫情才漸受控制。參與調查的學者Pandu Riono指出,調查結果或許能說明為何2021下半年後確診病例沒有持續攀升。

印尼政府抗疫小組發言人威古(Wiku Adisasmito)並未針對成因加以闡述,但呼籲民眾面對Omicron病毒仍須嚴陣以待。目前印尼接種第一劑疫苗人口比例為62%,完整接種比例則僅有42%。對此學者則聲明,即使研究顯示超過85%人口具有抗體,目前尚不清楚抗體是否能抵禦新型病毒,呼籲民眾還是要儘早接種疫苗,即使曾染疫的民眾也是需接種。

印尼在上週通報首起Omicron變種病毒本土病例,本週通報確診人數533例,為近兩個月新高,其中半數確診者位於雅加達地區。政府表示,若確診數持續升高,將會恢復更嚴格的防疫政策。截至目前,印尼新冠肺炎確診人數達426萬例,其中14.4萬人死亡。


亞航班機。(Euro Slice CC0 1.0 Universal (CC0 1.0))

馬來西亞|亞航擬改名為CAPITAL A

亞洲航空集團(Air Asia,亞航)董事會建議將集團名字改為CAPITAL A BERHAD,新名稱已獲得大馬公司委員會(CCM)的批准,待集團召開股東大會尋求批准後才正式改名。

亞航以廉價航空起家,但如今該公司的核心業務已快速轉型為數位旅行和生活相關APP。根據其致股東的通函,亞航這一結構性改變,將促進集團業務強勁增長,而改名之舉將進一步加強並符合亞航連接人與改變生活的宗旨。亞航亦表示公司將拓展至新領域,並消除其本質上是航空公司的形象,定下新基調。亞航將於1月27日召開股東特別大會(EGM)針對改名事宜進行投票。

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爆發,航空產業大受衝擊,亞航在2021年第三季淨虧損為馬幣8.87億令吉(約新台幣58.22億元),相比2020年第三季馬幣8.52億令吉(約新台幣55.92億元)之淨虧損,增加了4.1%。亞航於2021年11月向大馬交易所(Bursa Malaysia)提交的報告中指出,淨虧損歸因於技術、人才和網絡的投資,因為亞航在此期間增加其數位超級應用程序及空運部門Teleport的投資。

事實上,亞航集團即將在叫車服務業,擴展其業務範圍至大馬以外的區域,與東南亞兩大領先企業:新加坡的Grab以及印尼的Gojek,競爭該產業的龍頭地位。亞航的AirAsia Ride於2021年8月正式營運,目前已在大馬主要城市提供服務,並計劃在2022年進軍泰國,接著再擴展至印尼及菲律賓。


柬埔寨首相洪森出席Ouk Sreymom頒獎典禮。(洪森臉書

柬埔寨|Omicron確診數突破100例 柬埔寨首相要求加強防控

柬埔寨衛生部於1月6日表示,單日新增18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確診案例,皆為Omicron變異株,自此全國Omicron變異株確診案例已突破100例。柬埔寨目前有112例Omicron變異株確診病例,皆為境外移入案例。

柬埔寨目前仍未有Omicron變異株社區感染的病例,但隨著泰國最近已出現超過2,000例Omicron病例,柬埔寨境內爆發社區感染的風險逐日增高。對此,柬埔寨首相洪森要求加強防控,並禁止Omicron患者自行居家隔離治療。他表示Delta及Alpha變異株患者若僅有輕微病症,仍可選擇自行居家隔離治療。

截至1月6日,柬埔寨全國累計確診12.05萬例,累計治癒11.69萬例,累計死亡3,015例。當局曾於2021年12月底表示,國內有近1,500萬人已接種COVID-19疫苗,幾乎達群體免疫,因此在高疫苗覆蓋率的情況下,不考慮以封城或居家工作等防疫措施來應對Omicron疫情。不過,柬埔寨首相近期指示衛生部加快COVID-19疫苗第三劑加強針的接種工作。

洪森指出,自泰國返回柬埔寨的移工很可能造成國內發生Omicron社區感染,因此必須謹慎防控。柬埔寨當局規定自泰國返國者,已完成兩劑疫苗接種者須隔離7日,而未完整疫苗接種者則須隔離14日。


馬尼拉。(Andrey Andreyev on Unsplash

菲律賓|菲宣布馬尼拉地區進入三級警戒

菲律賓在1月1日通報新冠肺炎確診人數破3,600例,為10月30日以來高峰,政府下令全國禁止大型集會,馬尼拉地區進入三級警戒,並表示有鑑於Omicron變種病毒的高傳染性,預期接下來確診數將持續攀升。

菲國上一波Delta變種病毒疫情在9月達到高峰,每日確診人數超過2萬6千例,而後逐步獲得控制。然而Omicron變種病毒在菲國持續蔓延,1月通報單日確診數3千至4千例,為10月底以來的高峰。為防止疫情升溫,政府本週下令全國禁止大型集會。雖然馬尼拉地區的完種疫苗接種比例已達70%,政府下令1月3日至15日起馬尼拉都會區進入三級警戒,而後在5日宣布擴大警戒區域至首都周邊的布拉坎(Bulacan)、甲美地省(Cavite)和黎薩省(Rizal);餐廳、理髮廳、教堂等將降低人數,教室與運動中心等將暫停關閉,未接種疫苗者除了購買日常必需品外不得外出。

衛生部次長維赫利(Maria Rosario Vergeire)指出,Omicron變種病毒傳染性是Delta八倍,預計疫情高峰將發生在1月底,未來兩週感染人數成長率恐超200%。面對Omicron病毒,政府呼籲民眾儘早接種疫苗,目標在1月底讓全體國民至少接種第一劑、3月前完種接種兩劑疫苗;並規劃讓5至11歲孩童也進行接種。

截至目前,菲律賓新冠肺炎疫情確診數284萬例,其中5萬1千人死亡,完整接種疫苗人口比例約45%。


越南胡志明市高空景觀。(Wikimedia Commons

越南|胡志明市缺工 預估2022年勞動人力需求增高

胡志明市作為越南的經濟之都,所需求的勞動力是全國之冠。自從去年10月起胡志明市政府結束嚴格的清零防疫計畫之後,市內大部分企業都完全復工,但企業面臨嚴重的缺工問題,尤其在臨近農曆新年期間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來完成訂單。

但很多企業表示,以往快到年末的時間,從各省份的移動勞工會到胡志明市找工作,因此企業也容易招募到人力。但2021因疫情影響,很多移動勞工因為怕疫情再爆發,市府要求封城,故很多移動勞工不願意返回胡志明市工作,造成企業缺工問題。不少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已經從多種管道去招工,並拿出比過往更優的薪資與福利,也安排員工車接送員工上下班,但仍無法找到足夠的人力。

胡志明市人力需求與勞動市場資訊預測中心(Falmi)預估,胡志明市在2022年的勞動需求量會大增,所需求的勞動人力可高達30萬人。該中心的報告提出兩個預測版本,第一個版本為胡志明市在疫情穩定的情況下,企業於2022年需要招募28萬至31萬新勞工。其中,第一季的人力需求最高,約8.7萬人。第二個版本為疫情形勢依然無法控制,胡志明市的人力需求約落在25.5萬至28萬人之間,第一季的人力需求仍最高,會超過7.8萬人。


追蹤東南亞大事,鎖定ASEAN Plus 南洋誌 FacebookTwitter官方帳號。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