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週報142] 東協峰會登場拒邀緬軍政府代表、富國島蘭卡威將開放觀光試點、疫情重創印尼航空瀕破產邊緣

[東南亞週報142] 東協峰會登場拒邀緬軍政府代表、富國島蘭卡威將開放觀光試點、疫情重創印尼航空瀕破產邊緣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142期,為讀者挑選2021年10月23日至10月29日期間,有關緬甸、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印尼與泰國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

Issue: 142|Oct. 23-29, 2021

編譯:荊柏鈞、柯昀伶、黎柏君、鄭熹


東協峰會在無緬甸代表的形況下召開。(東協2021年輪值主席國汶萊臉書

緬甸|拒邀敏昂萊 東協峰會不見緬甸代表

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第38、39屆峰會10月26日至28日以線上方式召開,各成員國領袖在緬甸代表缺席的情況下進行會議,可謂東協史上對成員國祭出的最重大制裁。

東協以未能履行「5點共識」(Five-Point Consensus)、就化解緬甸危機取得足夠進展為由,決議排除邀請緬甸軍方領袖敏昂萊(Min Aung Hlaing)出席本次峰會,改邀緬甸最高級別的資深外交官陳艾(Chan Aye)以「非政治代表」的身分與會。對此,緬甸軍方發言人25日回應,派遣一名低階代表「恐有損國家主權與形象」,只會接受由領袖敏昂萊或部長級官員參加,故開幕式上即不見緬甸代表蹤影。

國際戰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東南亞專家康納利(Aaron Connelly)分析,東協排除緬甸軍方領袖與會的決定「極為重要」,可謂東協有史以來對成員國祭出的最重大制裁,強烈回應不履行承諾的緬甸軍方。不過,東協內部對緬甸問題存在分歧,其中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在輪值主席國汶萊的支持下較為積極敦促東協採取行動。


李顯龍在東協峰會上發言。(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臉書

新加坡|李顯龍盼美中在分歧中展開合作

第38屆及第39屆東協峰會於10月26日正式開幕,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發言時表示,美中關係走向為未來數年區域及國際和平穩定決定性因素,新加坡與許多區域國家一樣,希望美中建立良好關係,「我們希望美國和中國能找到權宜之計,在一些課題上存在競爭和分歧的同時,在共同利益領域展開合作」。

李顯龍強調:「我們不希望這個區域成為競爭和衝突的地方,也不希望被迫選邊站,希望美中能在競爭之外,根據東協的自身優勢,深化與我們的實質接觸。」

在南海議題上,他重申南海緊張情勢影響區域和平及穩定,並強調新加坡並非主權聲索國之一,在領土爭議上不採取任何立場,「我們的立場眾所周知,而且一貫」。

對於緬甸軍政府尚未履行東協「5點共識」一事,李顯龍呼籲緬甸軍方盡快與東協特使、汶萊外交部第二部長尤索夫(Erywan Yusof)展開全面合作,以解決緬甸危機。

此外,李顯龍也對美國澳洲承諾英美澳組成的AUKUS三方聯盟支持東協中心地位(ASEAN centrality),並將為區域和平穩定做出貢獻表示歡迎。


富國島。(https://tuonglamphotos.com 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4.0)

越南|11月20日起 富國島開放觀光試點

越南政府宣布自11月20日起,開放持疫苗護照旅客專機前往富國島(Phu Quoc)觀光,作為越南觀光業開放國際旅客的試點計畫。

越南旅遊勝地富國島原本擬自10月1日起,開放來自疫情低風險的外國旅客前往觀光。但因富國島當地疫苗覆蓋率尚不足,因此延遲計畫。本週堅江省政府宣布,將自11月20日開放持疫苗護照旅客至富國島觀光,若試行順利將開始兩階段的開放計畫

兩階段計畫預計於12月展開,12月20日至明年3月20日為第一階段,每個月將開放3千至5千名旅客;第二階段則從3月20日至6月20日,再進一步擴大每月5千至1萬人前往觀光。旅客須完成兩劑疫苗接種,且第二劑至少在入境14天前、不超過12個月內接種,並在出發前72小時提供核酸檢測(PCR)陰性結果。根據統計,在新冠肺炎疫情流行之前,富國島2019年迎接67萬名遊客。

越南日前已在8月公布「疫苗護照政策」,允許完成兩劑疫苗接種旅客入境後集中隔離期縮短為7天,但僅適用外交、商業公務,或高技術勞工以及就學需求者申請入境,尚未開放一般遊客。本月21日進一步宣布認可疫苗護照的72個國家和地區名單,其中包含台灣。而越南承認的疫苗則包括: AZ、嬌生莫德納、輝瑞、俄羅斯衛星-V、中國國藥、北京科興、Hayat-Vax、Covishield以及古巴阿布達拉(Abdala)。


馬來西亞旅遊、藝術及文化部長蘇克利。(蘇克利臉書

馬來西亞|蘭卡威試點 大馬力拚12月迎國際旅客

馬來西亞新冠肺炎疫情趨緩,加上逾九成的成年人口已完整接種疫苗,政府除放寬國人的旅遊限制,更積極研議完全重新開放邊境,力拼12月初迎接國際旅客到訪。

馬來西亞旅遊、藝術及文化部長蘇克利(Nancy Shukri)10月27日在國會接受質詢時針對重啟國門開放觀光一事表示,政府將密切觀察將自11月15日起在旅遊勝地蘭卡威(Langkawi)試行三個月的「國際旅遊泡泡」計畫;若成效良好,或許無須待至三個月的試行期結束,可以考慮提前開放國際旅客赴馬國其他景點旅遊。

部長蘇克利補充道,蘭卡威9月16日開放馬來西亞民眾登島觀光,短短一個月內已吸引超過10萬名遊客,對重啟國門開放觀光樂觀其成,並預測馬國最快能在12月初向國際旅客開放,但她也指出「這並非承諾,政府將全力促成此事」。

根據報導,首批獲准入境的旅客來源國可能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衛生部長凱里(Khairy Jamaluddin)10月24日與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Ong Ye Kung)會面,商討兩國之間更開放、便捷的跨境旅行安排。


印尼航空。(Fakhrizain 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3.0)

印尼|受疫情打擊 印尼航空瀕臨破產邊緣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航空業大受打擊,印尼國營的印尼航空(Garuda Indonesia)瀕臨破產邊緣,印尼政府表示,若未能順利進行財務重整,印尼航空將關門大吉。

印尼國營事業部本週表示,針對印尼航空的財務危機,目前正積極進行財務重整協商;若財務重整不成,政府不會再投入資金,將關閉印尼航空,並擬由國營石油公司Pertamina旗下的皮利塔航空公司(Pelita Air Service)來取代印尼航空。

印尼政府在2020年曾規畫提供印尼航空10億美金(約新台幣280億元)財政援助,最後決定援助金額落在6億美金;然印航未履行部分承諾,最後僅撥款7,000萬美金。今年6月時印航傳出尋求暫停償還債務途徑,來度過財務危機。

國營事業部副部長Kartiko Wirjoatmodjo先前即指出,印航本身財務已困窘,像是國際航線營收不佳、管理不佳等問題,現今再加上疫情嚴重打擊。印尼航空國內航線占營收的78%,國際航線則僅有22%;先前印航為改善財務狀況,已關閉數條營收不佳國際航線,以及減少飛機數量。

據雅加達郵報報導,至今年6月,印尼航空虧損已超過49億美金(約新台幣1,400億元),每個月新增7,000萬美金債務。國營部也表示,即使印航能穩定財務狀況,近期內恐怕也沒有能力提供長途飛行服務。


泰國首都曼谷一處高空酒吧。(Photo by JCS Chen on Unsplash

泰國|開放國門在即 夜生活產業呼籲政府取消禁酒令

根據英國衛報(The Guardian)10月26日報導,雖然泰國即將在11月起對46國已完整接種疫苗的旅客開放國門,但自4月起政府所發布的「禁酒令」卻仍尚未解除。為遏止疫情擴散,泰國政府所發布的禁酒令禁止餐廳販售酒類飲料,並暫時關閉酒吧,對夜生活產業帶來巨大衝擊。

在泰國首都曼谷中國城經營酒吧的阿努曼(Anuman Rajadhon)表示,在禁酒令之下,他已盡力嘗試改將酒吧作為咖啡廳經營或販售無酒精雞尾酒(mocktail),但收入仍大幅下跌至疫情前15%的水準。他指出,泰國的禁酒令不尋常地嚴格,讓人覺得泰國好像是在一個不同的世界。據泰國媒體Thaiger報導,部分泰國餐廳和酒吧在禁酒令之下,依然透過將酒類飲料偽裝成軟性飲料販賣以維持收益。

雖然泰國總理帕拉育(Prayuth Chan-o-cha)表示將會在12月1日前評估是否要解除禁酒令,但夜生活產業仍希望政府能夠儘早發布具體時程和措施,讓他們有充分時間重新招聘員工以重新開業。


追蹤東南亞大事,鎖定ASEAN Plus 南洋誌 FacebookTwitter官方帳號。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