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週報86] 泰國10月起推三項振興措施、菅義偉首次外訪擬選越南印尼、大馬執政聯盟沙巴勝選強化慕尤丁政權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86期,為讀者挑選2020年9月26日至10月2日期間,有關泰國、越南、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緬甸與新加坡等國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
Issue: 86|Sep. 26-Oct. 2, 2020
編譯:荊柏鈞、黎柏君、柯昀伶、鍾依吟

泰國|10月起推三項振興措施 泰副總理:估2年內經濟恢復正常水準
據曼谷郵報報導,泰國副總理素帕塔納鵬(Supattanapong Punmeechaow)9月25日表示,泰國政府正努力減輕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衝擊,並預估泰國經濟將在兩年內恢復正常水準。泰國財政部預估因疫情重挫旅遊業和減緩消費,今年泰國經濟成長率將下跌8.5%。
素帕塔納鵬指出,泰國政府已使用8,000億泰銖(約新台幣7320.79億元)用於支撐經濟,希望能夠藉此讓泰國經濟在兩年內恢復正常水平,而若管理得當,甚至得以在2021年末看見經濟重新復甦。他說,政府將繼續採取經濟刺激措施,同時採用「部分補貼」方式取代直接給予現金以促進消費。
素帕塔納鵬表示,近期的振興方案包含三項措施,預計將挹注1,000億泰銖經費以在2020年10月至12月活絡經濟。第一項措施將針對1,400萬名社會福利卡持有者發放每月500泰銖(約新台幣457.6元)的消費折扣。第二項措施則叫做「人人享對折」計畫(คนละครึ่ง),在此計畫下,於10月16日前1,000萬名註冊的非持有社會福利卡泰國民眾,將可以享有每日民生必需消費金額對折,每次折扣最多100泰銖(約新台幣91.52元),每人上限3,000泰銖(約新台幣2745.58元)。第三項措施則有待國會批准,預計將針對高收入泰國民眾提供減稅方案,以促進消費。
素帕塔納鵬分析,在未有第二波疫情的情況下,泰國政府目前的預算尚能夠支撐經濟振興計畫。不過,由於疫情的不確定性,加上比起其他國家泰國國債並不高,泰國政府已做好隨時需要舉債的準備。

越南|承接自由開放印太策略 菅義偉出訪首站擬選越南加印尼
日本新任首相菅義偉(Suga Yoshihide)擬選擇越南為其首次出訪國,並加入印尼於首次出訪行程,象徵在中美衝突下加強日本與東南亞國協的關係。
日本首相菅義偉在9月16日就任後,首次外訪國家擬選定越南與印尼。根據日媒報導,出訪行程將視新冠肺炎疫情而訂,越南及印尼的疫情相對較於其他國家(如美國、歐洲)穩定,最快10月中將訪問越南及印尼,會晤越南總理阮春福及印尼總統佐科威。
當中國與美國在貿易戰、南海局勢的對立激化之下,菅義偉承接安倍內閣的「自由與開放印太策略(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 Strategies)」,加強與東南亞地區的關係。菅義偉就職演講也提及,會在日美同盟基礎上展開外交政策。前首相安倍晉三2006年首次上位時首站訪中國,2012年第二次組閣則以越南與印尼為首選出訪國。在安倍時期,日越、日印關係也有所升溫,2014年時,日本與越南發表聯合聲明,將雙邊關係定調為「廣泛的戰略夥伴」,也擴大雙邊貿易、安全交流,並增加在越、印的基礎建設投資。
面對中國在南海的擴張行為,美日提出自由與開放印太策略,東南亞國協在區域扮演重要角色。至於為何先到越南再到印尼,除了越南時值東南亞國協的主席國,慶應大學Yuichi Hosoya教授也指出,相較於印尼與中國關係更密切,選擇首度出訪與中國有些衝突的越南可視為一個平衡。
防疫方面,越南雖然7月爆發第二波疫情,然目前已獲得控制,超過一個月國內並無社區感染病例。越南也已恢復與日本、韓國、中國、台灣、寮國、柬埔寨與泰國的班機。

馬來西亞|執政聯盟沙巴勝選 強化慕尤丁領導地位
馬來西亞沙巴州9月26日舉行州議會選舉,共447名候選人角逐73席次,最終由執政的國民聯盟(Perikatan Nasional)與其盟友共同拿下過半席次,贏得沙巴州政權,成功變天,可望強化首相慕尤丁(Muhyiddin Yassin)領導地位。
這是國民聯盟政府執政逾半年以來首場大型選舉,因此被視為選民對慕尤丁施政表現的信任公投,選舉結果由沙巴人民聯盟(Gabungan Rakyat Sabah)以合計38席勝出,其中:國民聯盟17席、國民陣線(Barisan Nasional)14席、沙巴團結黨(Parti Bersatu Sabah)7席。落敗的泛民興陣營(Warisan Plus)共贏得32席,其中:民興黨(Warisan)23席、民主行動黨(Democratic Action Party)6席、人民公正黨(Parti Keadilan Rakyat)2席、民統黨(United Progressive Kinabalu Organisation)1席,其餘3席由獨立人士拿下。
由於反對派領袖安華(Anwar Ibrahim)23日才大動作召開記者會,宣稱取得國會多數支持,欲挑戰首相大位,各界關切慕尤丁是否履行其選前發言,乘勝追擊提前舉行全國大選,尤其沙巴州與相鄰的砂勞越州(Sarawak)在前次大選扮演關鍵「造王」角色,除當地選民偏好地方與中央政府隸屬同一政黨派系,兩州在國會222席次共佔66席,常被視為選戰觀測重點。

菲律賓|臉書移除假帳號 軍警涉嫌經營
社群媒體臉書(Facebook)日前移除超過200個干預政治討論及散播假新聞的假帳號,其中57個帳號被指與菲國軍警有關,對此官方嚴正否認,更引發杜特蒂不滿。
臉書在9月22日發表聲明,已移除有「協同性造假行為」(Coordinated Inauthentic Behavior, CIB)的兩個帳號群,其中一個源自中國,另一個源自菲律賓;更指出其中57個臉書帳號、20個Instagram帳號、31個粉絲專頁與菲律賓軍方、警察有關。
這些帳號散布的訊息包含支持杜特蒂政府政策、支持杜特蒂女兒薩拉(Sara Duterte-Carpio)2022年參選總統,還有反對恐怖主義、共產主義、菲共游擊隊「新人民軍」(NPA)及菲共政治支翼「國家民主陣線」(NDF)等。對此,菲國調查局否認政府出資贊助假消息散布活動的可能,軍方(AFP)也指出其發布的訊息是根據事實且可受課責的,國家警察局則表示官方發布訊息都確實遵照規範,個人在網路上的評論意見是不經授權、也不代表官方立場。
總統杜特蒂則表示,與軍警有關的帳號是為了向民眾宣導菲共側翼和武裝力量的威脅,更指出菲國允許臉書運營,如果政府不能在平台上宣導對人民有利的訊息的話,可能需要和臉書談談後續營運的必要。府方發言人羅奎隨後解釋,杜特蒂並非真的要禁止臉書營運,但希望臉書說明如何進行內容查核,更期待臉書解釋為何與當地事實查核媒體Rappler、Vera Files合作,政府認為這些組織明顯持有批評與反對政府的立場。

緬甸|仰光淪疫情重災區 政府趕蓋隔離設施
緬甸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尤其第一大城仰光淪為疫情新熱點,近期單日通報平均達700起且居高不下,累計確診病例數更已突破一萬大關,政府除加速興建隔離設施,也採購大量抗原檢測試劑,防堵疫情擴大。
由於疫情嚴峻,緬甸在全球墊底的落後醫療系統難以負荷龐大壓力,多家醫院及隔離中心人滿為患,目前仰光隔離人數約6,000人,雪上加霜的是當地醫師預估還有10,000起疑似病例,政府因此加速興建隔離設施,目前已7座完工,可容納約1,000人。同時,政府也採購近400,000份抗原檢測試劑,作為其「檢測、追蹤、隔離」策略的一環,這種方式屬免疫檢測,相較於核酸檢測(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雖然準確度較低,但試劑費用較為低廉(約5美元),也能在30分鐘內獲知檢測結果,加速醫療人員判定病患是否移送隔離中心,減緩病床數緊張的問題。
仰光正實施嚴格的封城與居家令,除特定重要產業、採買食物或醫療物資,所有人員一律禁止外出,也不得離開仰光移動到其他地區,國際航班禁令則延長至10月底。

新加坡|星國解除澳洲越南入境限制 進一步開放邊境
新加坡政府9月30日宣布將進一步放寬邊境管制措施,10月8日起解除澳洲(不含維多利亞州)與越南旅客入境限制,來自這兩國的旅客抵星後需在機場接受新冠肺炎篩檢,只要結果為陰性即可於星國自由活動,不用經歷「居家通知」(stay-home notice)的檢疫隔離過程。
星國民航局肯定澳洲與越南的防疫成果,指出越南過去28天沒有出現本土病例,澳洲(除維州外)的本土病毒發病率為每10萬人0.02起病例,因此評估新冠病毒從越澳兩國輸入的機率很低。
澳洲與越南旅客10月1日中午起即可申請新加坡的航空通行證(Air Travel Pass),最早10月8日起可入境星國。申請人在預定入境日前的14天,都需待在澳洲(除維州外)與越南,沒有到訪其他國家,否則不可申請該證。
至於在這兩國的星國公民、永久居民以及長期准證持有人也適用此新措施,在機場篩檢為陰性後,即可取代原本所需履行的居家通知義務。
這是自星國9月8日解除汶萊與紐西蘭旅客的入境限制後,再多開放兩國利用機場篩檢而不用居家隔離的政策。截至9月底政府批准汶紐兩國共331份航空通行證申請,並已有136名旅客入境,這些旅客在機場接受篩檢皆為陰性,顯示此項政策風險至少在初期受到有效控制。
追蹤東南亞大事,鎖定ASEAN Plus 南洋誌 Facebook與Twitter官方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