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經商情] 拒當下一個長灘島!菲律賓整治巴拉望
外電編譯:Yun-Ling Ko

繼長灘島之後,菲律賓環境與自然資源部(DENR)將加強對著名觀光景點巴拉望的違規業者開罰,取締地區著重在首府普林塞薩港(又稱公主港)的聖保羅國家公園(Subterranean River National Park)與北部的愛妮島(El Nido)。
位於菲律賓西南部的巴拉望省,是菲國第五大島。境內的聖保羅國家公園內的地底河流,在199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世界遺產,更有世界新七大奇景的封號。而愛妮島則是以潔白沙灘聞名,2017年Condé Nast Traveler雜誌票選為世界20大最美海灘。繼長灘島與薄荷島之後,環境部將針對巴拉望境內觀光熱點汙水與違反地役權法情況加強取締。
菲國環境部長西馬圖(Roy Cimatu)表示,環境部不容許類似長灘島的污染問題再發生。西馬圖先前在宿霧舉辦的第二屆菲國環境高峰會上表示,聖保羅國家公園內地下河洞穴內部已變黑,推測原因即在過多的遊客湧入,遊客呼吸排出的碳,改變了洞穴的自然環境。
環境部民馬羅巴區(Mimaropa)主任Natividad Bernardino則向媒體指出,環境部已下令清理愛妮島,尤其是海岸地區的地役法違法行為。Bernardino進一步補充,最近幾年旅遊人數大幅增長,已超過愛妮島的環境負載力。根據省政府的數據顯示,過去三年內愛妮島的觀光人次高速增長,每年的增加率超過30%,去年遊客數量達到歷史新高的20萬。
區辦公室將在下周開始針對沿海的建築物發佈違規通知(NOV, notice of violation),預計在兩個月內完成該項作業。而愛妮島地方政府也持續與業者進行對話,勸導違規業者拆除占用公共海灘的建築物。Bernardino更表示,部長西馬圖已成立一個研究小組,專門調查聖保羅國家公園過量遊客對地下河自然景觀的負面影響,預計下週便開始進行。
環境部呼籲地方政府 盡速投資建設汙水處理系統
西馬圖強調:「今天的建設,可以避免明日的環境災難,不要成為第二個長灘島。」根據國家汙水管網計畫,城市和自治市可以從中央獲得50%的補助款,協助他們建立汙水處理系統。西馬圖呼籲地方政府盡速使用中央的補助,「補助金一直在那裡,但沒有地方政府申請,因為他們認為沒有任何好處。」
他更指出另一個問題,那就是許多菲國境內的熱門旅遊景點並不在城市,也不在自治市,為解決該問題,西馬圖表示環境部會積極處理,他說:「我們真的需要去思考如何幫助這些地方政府建立自己的化糞池和污水系統,而不是依靠當地的供水商來做,再把建設成本轉嫁到人民的水費上。」
根據環境部的統計,長灘島每日製造的廢水大約1750萬升,龐大的廢水量,只有一半經過處理,剩下的五成,未經處理便直接排放入海,其中有30-40%來自私人住家,10-20%來自當地業者。目前長灘島有兩座汙水處理廠,但遠不足以負荷整個島嶼的廢水量。
在環境高峰會的記者會上,西馬圖表示,目前環境部組成50人的工作小組,分成五支隊伍檢查長灘島上不同區域的違法行為,例如沒有排放許可、沒有接管到汙水處理廠的業者,以查明排入海中的廢物源。在長灘島大大小小的2,600家業者中,目前已有834家被認定不符規定,其廢水未經適當處理。此外,只有118家有排放許可,而這118家中更有36家沒有持續更新他們的排放許可;沒有排放許可的716家的業者,更是直接排放未經處理的廢水入海,環境部已向其中36家業者發布了違規通知。
即使長灘島面臨汙水處理挑戰,但西馬圖指出,若能好好處理,長灘島的汙水治理可以作為其他旅遊勝地的典範。島上的特許經營商長灘島水務公司(BIWC),是觀光部旅遊基礎設施和企業區管理局(TIEZA)與Ayala公司的馬尼拉水務公司的合作夥伴。 BIWC目前在島上營運兩座污水處理廠,第三座污水處理廠正在興建中。西馬圖對此表示:「在污水處理方面,長灘島事實上處於領先地位,但目前的挑戰是確保整個島嶼都有與處理廠接管,我們希望可以在2020年或2022年前做到這點。」
參考資料
- DENR crackdown goes to Palawan, Inquirer.Net
- ‘Build sewage treatment facilities’ in tourist attractions-Cimatu, Manila Bulletin
- The 20 Best Beaches in the World 2017, cntrave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