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南,你看到的中文是繁體字還是簡體字?

在越南,你看到的中文是繁體字還是簡體字?

作者:曾偉林

2021-06-16


華文西貢解放日報報紙(圖片:筆者提供)

以目前世界上中文使用比率來看,除了台灣、香港與澳門,大多數有華人居住的國家、地區都是用簡體字比較多。在東南亞地區,中文使用率最高的馬來西亞,也是以簡體字為主。

但在越南,華人只占不到1%的東南亞國家,你會看到繁體字與簡體字共同存在的現象。在越南會講中文的人,有不少人是能看懂和使用中文繁體字與簡體字。越南官方所發行的新聞刊物裡面,也是有包含著繁體中文和簡體中文。

越南唯一一份官方允許發行的華文報紙,是超過四十年歷史的「西貢解放日報」,該報用繁體字來撰寫新聞。而另外一家官方媒體,越南通訊社的中文版(只有線上版),則是用簡體字。如讀者有興趣了解新聞內容,請點選文中連結。

那為什麼在越南這個華人只占小數的東南亞國家,會存在這樣有趣的現象?我們來看看越南近代的華文教學的脈絡,以及「西貢解放日報」華文版的歷史背景,會部分解答到上述的問題。

華文教學在越南的近代發展

越南在1975年以前,南北越還沒完全統一的時候,華人在南越都是以經商為主,可說是掌握了南越的經濟命脈。目前,在胡志明市的最大批發市場之一Cho Lon,就是當時南越華人的經商之地,該市場到目前仍是集中最多華人居住與經商的地方。

1973年以前,南越60家最大的企業裡就有42家由華人經營,此外華人開設7家銀行,占了當時南越約80%的資金交易。因為華人當時相對富有且具有權力,故華文學校在南越發展不錯。當時華文學校的老師從小受的教育是中華民國的教育,加上當時南越政府與蔣中正的關係相當友好,所以在華文學校的教材都是使用中華民國的教材,因此理所當然是用繁體字來教學。

越南在1975年完全統一之後,南越的華人帶著自己的資產奔跑到世界各地,多數到美國、澳洲、加拿大等。北越政府接管南越後,全面實施社會主義政策,留下來的華人也無法繼續經商,而華文學校也開始沒落,有很長一段時間華文學校沒辦法運作授課。

到1986年越南確定改革開放(Đổi  Mới)之後,大批的海外華人從國外回來投資,台灣的企業也開始在南越落廠。華文學校也因此復活,華文學校所聘請的老師裡面,很多都是受過中華民國教育的老師,而教材也是沿用以前的教材,所以他們還是以繁體字教學為主。

一直到中國崛起,不再沿用鄧小平「韜光養晦」理念的時代,中文開始在全球風靡。中國在越南加強投資,因此越南人想要學習中文的意願變高,越南各大大學開辦中文課程。但可想而知,這些課程不是用中華民國的教材,而是使用北京大學所出版的國際漢語教學教材為主,所以都是以簡體字教學。

由於上述的歷史背景,在越南華文教學一直沿用著繁體中文與簡體中文併行的教學模式。因此,那些曾經在華文學校上過中文課、並隨後繼續在越南大學所開設的中文課程進修的學生,多半可以無礙地使用繁體字與簡體字。

為什麼西貢解放日報會有華文版,而且是用繁體字?

根據阮氏秋姮、張裕亮(2005)的研究指出,「華文西貢解放日報」前身是由「華運組織」在1965年所創。「華運組織」則是由越南的華僑,為了抵抗日本而在1930年組織起來的一個組織,一開始的名稱為「救國總會」,之後才改名成「華運組織」。

在越南全國統一之後,河內透過媒體「大內宣」,當時所刊登的新聞有70%的內容都是政黨理念的宣傳。基於華人在越南南方仍是不可忽略的勢力,越南政府也為了強化對在越華人的內宣,允許華文報紙的發行,並把當時「華運組織」的刊物併入越南共產黨創刊的「西貢解放日報」,成為現在的「華文西貢解放日報」,也成了越南全國統一之後到目前唯一一份華文報紙。越南南方的華人都是使用繁體字為主,因此「華文西貢解放日報」這四十多年的華文版也就都維持使用繁體字,就算目前的網絡版也是如此。而因應目前簡體中文者使用者明顯較多,一般越南新聞平台的中文版用的是簡體字。

華文在越南有著漫長的發展過程,經過戰爭的洗禮也能保留著百年的歷史價值,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字體、語言除了是溝通的工具,也是一段段歷史記憶的主載體,這也提醒我們,任何一種文字與語言,都值得人類保護與傳承。


追蹤東南亞大事,鎖定ASEAN Plus 南洋誌 FacebookTwitter官方帳號。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ASEAN PLUS 南洋誌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