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遠弗屆─泰國境內的高棉遺址

「吳」遠弗屆─泰國境內的高棉遺址

作者:法蘭克(遊四方

2021-01-24


提到中南半島歷史,高棉帝國(Khmer Empire)無疑是無法跳過的一段。從西元802年立都到1431年遭暹羅大城王朝攻陷的600多年歲月裡,歷代君主在中南半島上刻下高棉帝國的印記。1113年到1150年在位的蘇利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意為太陽守護者)開創帝國黃金時期,影響力北達今日寮國境內,西至泰緬交界,南及馬來半島,目前柬埔寨最重要的國家文化遺產以及民族榮耀的曠世巨作吳哥窟(Angkor Wat)就是出自他手。

吳哥窟是高棉帝國的輝煌歷史的證據,但如果要瞭解高棉帝國的疆域,那絕不能錯過泰國境內的高棉遺址。Photo credit:Frank

享譽全球的吳哥窟其實未曾真正湮沒在東南亞的叢林之中,在法國殖民政府於1907入主柬埔寨之前,附近的僧侶還是定期清理吳哥窟遺跡周邊環境,18世紀還有日本佛教徒前往朝聖並繪製吳哥窟的建築設計圖。不過法國人引進的考古修復以及旅遊觀光管理,還是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讓全球都注意到這座世界級的人類遺產,因此在1920年代,法國殖民政府就已經讓吳哥窟成為全球熱門旅遊景點。吳哥窟的存在,讓後人得以遙想高棉帝國當年的輝煌璀璨,然而,如果想要理解高棉帝國疆域的「吳」遠弗屆,那麼我們就不能忽略泰國境內的高棉遺址。

吳哥窟位於柬埔寨洞里薩湖北面,圖中兩條黃色代表帝國公路,一條終點為披邁神廟,另一條為斯多苟通神廟;最西邊瀕臨泰緬交界者為「獅城」遺址,南邊一點是「甘烹藍寺」,曼谷北方則為華富里的「三峰塔」,可略見高棉帝國勢力的延伸。此外,從地形圖上可以稍微看出呵叻高原的四邊由山脈圍成,淺藍色為蒙河,深藍色為錫河,貫穿整個高原,是當年高棉文明在此區域築成的依據。如需放大觀看請點此地圖連結

高棉帝國影響力橫跨中南半島

「獅城」(เมืองสิงห์, Mueang Singh)遺址

泰國境內總計約有300處與高棉文明相關的遺址,多數分布在泰國東北呵叻高原一帶,其餘則零星散落在泰國中部不同區域,尤其是位於今日泰國北碧府的「獅城」遺址,就是當年與緬甸蒲干王朝接壤的前線城市,證明高棉帝國的觸手橫跨整個中南半島。

據學者Freeman指出,「獅城」的古蹟復原工程有些問題,其復原後的塔身高度與既有的高棉建築設計扞格。Photo credit:Frank

獅城在高棉石碑上記載的原名是Srijaya Simhapura,意思就是「勝利獅城」,西扼前往伊洛瓦底江流域的關隘,由於沒有足夠文字記錄,「獅城」可能是帝國的軍事要塞,也可能是貿易站。此城引桂河(แม่น้ำแคว, River Kwai)水作護城及民生用水,正位於通往泰國知名景點「桂河大橋」的路上,值得旅客繞道佇足片刻,親自體驗帝國黃金時期的領土最前線。

「獅城」一如高棉遺址,入口面東,該城引「桂河」水為城內所用。Photo credit:Frank
三峰塔(พระปรางค์สามยอด, Phra Prang Sam Yot)

高棉帝國的影響力也在昭披耶河中游的華富里(ลพบุรี, Lopburi)一帶留下足跡。在高棉帝國的石碑上,此區稱Lavo;與此同時,中國宋朝的史書以「羅壺」稱之,元朝周達觀則在《真臘風土記》中改稱為「羅斛」,到了明朝則將「羅斛」以及南方的「暹國」合稱我們今日熟悉的「暹邏」。今日的華富里舊市區至今仍矗立一座名為三峰塔的高棉遺址,是該府重要的觀光景點,其剪影正是華富里的府徽。

三峰塔結構呈南北軸線排列,神廟正門口朝向東方,建於和大多數的高棉神廟結構相同。Photo credit:Frank

前往三峰塔必須注意猖狂肆虐的猴群,華富里的猴群聚集不但時常攻擊觀光客手中的手機或飲料瓶,也常常闖入附近居民住宅或車內搶奪食物,當地居民不勝其擾。猴群囂張的程度,從當地民眾常常說「猴子會搭火車到其他城市」的情形可見一斑。為解決市區將近1,000隻猴群擾民的問題,泰國資源環境部在2020年6月進行驅離500隻猴群的計畫。

三峰塔造型古樸雄渾,令人目不轉睛,但是請隨時注意腳邊準備對你展開攻擊的猴群。Photo credit:Frank
甘烹藍神廟(วัดกำแพงแลง, Wat Kamphaeng Laeng)
「甘烹藍神廟」位於碧武里府市區內的一座上座部佛教寺院之內,為闍耶跋摩七世時期的建築。Photo credit:Frank

稍向南行前往泰國碧武里府,市區內的「甘烹藍神廟」是泰國境內最南端的高棉建築遺跡。遺跡包含四座塔以及一座神廟,隱身在泰國的佛教寺院之中,雖然高棉寺廟通常是祭祀印度教的濕婆神,但甘烹藍神廟建造初期的目的正是為了服務大乘佛教信徒,因此我們可以在神廟浮雕上發現右手施「降魔印」、左手施「禪定印」的佛像。時至今日,這宏偉的高棉遺跡依舊是泰國上座部佛教寺院內靈力的泉源。

「甘烹藍寺」廟塔上的浮雕顯示建成之初是為了廣大的大乘佛教信眾。Photo credit:Frank



呵叻高原孕育高棉文明不同風貌

「獅城」、「三峰塔」和「甘烹藍寺」劃下了高棉帝國領土的前緣,不過帝國核心是以泰國東北的「呵叻高原」(Khorat Plateau)以及柬埔寨與越南的洞里薩湖及湄公河流域兩大塊構成。「呵叻高原」其實平均高度只有海拔200公尺左右,但由於西邊的碧差汶山脈(Petchabun Range)和南邊的「扁擔山脈」(Dângrêk Range)用陡峭的崖壁為呵叻高原畫出邊界,對生活在洞里薩湖平原的高棉人來說,呵叻高原是一個天然的屏障,兩邊孕育著不同的宗教文化以及統治階層。

泰柬邊境上的柏威夏神廟向下眺望,可明顯看出扁擔山脈用峭壁將呵叻高原與洞里薩湖平原一分為二。Photo credit:Frank

高棉帝國統治者為了抹去天然屏障對帝國統一的障礙,特別興建帝國公路,將呵叻高原的城市與吳哥城相連,提升對內部的掌控,其中一條途經泰國武里蘭府的帕儂藍神廟(พนมรุ้ง, Phanom Rung),直達呵叻府的披邁神廟(พิมาย, Phimai),另一條則連接沙繳府的斯多苟通神廟(สด๊กก๊อกธม, Sdok Kok Thom)。即便高棉統治者努力將政治影響力投射到呵叻高原之上,但三座高棉遺址,仍透過建築風格向後人訴說此區域的獨特性。

披邁神廟

呵叻平原平緩的地形由蒙河(แม่น้ำมูล, Mun River)和錫河(แม่น้ำชี, Chi River)切穿,於泰寮邊境匯流入湄公河,由於夏天的颱風以及冬天的東北季風都難以將水氣帶入此區,導致每年呵叻高原的降雨量不穩,農作物侷限在蒙河和錫河流域周邊。披邁這座城市也不例外地坐落在蒙河邊,當時稱為Vimayapura,高棉文的V在泰文中轉音成了P。

蒙河在地勢平緩的呵叻高原上蜿蜒,倘遇突如其來的強降雨,河水即漫過道路橋面,瞬間變成水鄉澤國。此圖攝於距披邁神廟約17公里之蒙河支流處。Photo credit:Frank

「披邁神廟」為1080年至1107年在位之「闍耶跋摩六世」(Jayavarman VI,意為勝利守護者)所興建,他原本是呵叻高原區域的權貴,趁著平原的王室內亂以及對占婆用兵失利而奪權即位。雖然「披邁神廟」的造型和其他高棉遺址沒有太大的差異,但神廟中心處有一尊以七頭蛇那迦(Naga)護衛的佛像,加上許多雕刻細節,在在顯示其興建之初就是為了服務佛教信徒。

「披邁神廟」各處均可見到佛教意象的蹤跡,包含這尊位於神廟中心供奉的七頭蛇那迦護衛的佛祖石像。Photo credit:Frank

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帝國首都吳哥城仍以印度教為國教,要到1181年即位的「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才積極推廣佛教,前後差了80年,為何披邁神廟早在首都改宗之前就已「超前部署」?學者認為,這一現象顯示高棉帝國在呵叻高原興建城市時,仍然必須考慮當地的宗教信仰,因為早在六世紀陀羅缽地文化時期,佛教就已經是此區域的主要信仰。更嚴格來說,披邁神廟的許多浮雕甚至顯示呵叻高原的佛教受藏傳佛教影響,譬如主廟塔(prang)南塔門(gopura)上的浮雕,手持過頭頂之「金剛杵」侍於佛側,應該是密宗裡「降三世明王」(Trailokyavijaya)在人間的化身──「金剛手菩薩」(Vajrapāṇi)。

主廟塔門上的浮雕,手持過頭頂之「金剛杵」侍於佛側,是為密宗裡「降三世明王」人間化身──「金剛手菩薩」。Photo credit:Frank

由於披邁神廟建造時間要比暹粒的吳哥窟更早,而且兩者廟塔頂端造型神似,因此有人認為披邁神廟是吳哥窟的原型,但是披邁神廟並非像一般高棉宗廟入口向正東崇拜太陽,而是面東南,有人認為是配合蒙河的流向,也有人認為是為了面向東南方的首都吳哥城,向帝國權力中心致敬。

「披邁神廟」建成時間早於「吳哥窟」,兩者廟塔頂端的造型相似度極高,因此許多人將「披邁神廟」視為「吳哥窟」的原型。Photo credit:Frank
帕儂藍神廟

本文文首提到,1113年到1150年在位的「蘇利耶跋摩二世」,是吳哥窟的啟建者,他同時也催生了帕儂藍神廟。此廟位於今天泰國武里蘭府接近柬埔寨邊境的一座海拔約400公尺的死火山上,從地圖上看,很清楚可以發現該神廟就位於連接披邁和吳哥窟的帝國公路中點上。神廟依山而建,入口仍依據高棉神廟慣例面向東方,無論是清晨或是黃昏,沿著參道(causeway)拾級而上,仰首看著陽光映照廟身散發光輝,俯視則居高臨下瞭望平原,將帕儂藍神廟的宗教性推升到了另一個高度。

帕儂藍神廟位於400公尺的死火山頂,參道依山而建,風景秀麗。Photo credit:Frank

根據神廟出土的石碑顯示,「蘇利耶跋摩二世」和建造披邁神廟的「闍耶跋摩六世」類似,都與蒙河流域的統治階層有密切的關係,「蘇利耶跋摩二世」能夠入主吳哥城並且動用資源興建「吳哥窟」這曠世巨作,一部份來自呵叻高原貴族的奧援。

帕儂藍神廟位於吳哥城連結披邁城之間的帝國公路中繼站,供奉印度教神明為主,是「蘇利耶跋摩二世」在位期間建成。Photo credit:Frank

帕儂藍神廟位置接近帝國首都,起造的時間點仍是高棉文明信奉印度教的時期,因此神廟內可見林迦以及印度教神祉的浮雕,最受矚目的是位於聖殿(sanctuary)的「毗濕奴(Vishnu)門楣(Lintel)浮雕」,描繪神話中,毗濕奴側臥象徵無限宇宙的那迦背上,從肚臍中誕生出創世之神梵天(Brahma)的景象。該門楣在1960年代一度遭竊,後來由美國芝加哥藝術博物館(Art Institute of Chicago)在1967年取得,經過博物館修復之後陳列了20年之久,館方最終同意泰國各界「物歸原主」的呼聲,於1988年將門楣重新安置原位,當時泰國電視台還特別錄製整個歷史性的過程,也讓今日到泰國的遊客,不必再多跑一趟美國欣賞這個描繪印度教神話的浮雕。

門楣上的浮雕刻畫著毗濕奴側臥象徵無限宇宙的那迦背上,從肚臍中誕生出創世之神梵天的景象。Photo credit:Frank
斯多苟通神廟

斯多苟通神廟(Sdok Kok Thom,以下簡稱SKT)大約建於優陀耶迭多跋摩二世(Udayadityavarman II,意為日昇守護者)在位的西元1050年到1066年之間,位於鄰接柬埔寨的沙繳府,是當年高棉帝國通往呵叻高原的另一條公路終點站。由於距離曼谷較遠,且周邊沒有其他主要觀光景點,未若披邁和帕儂蘭神廟那樣受到觀光客的青睞,但SKT的修復狀況也是相當良好,尤其SKT出土的石刻紀錄,奠定了今日我們理解高棉帝國初期歷史的根基。例如一般史料將高棉帝國以西元802年作為建國起點,就是依據SKT出土的石碑,此外,碑文也刻下從開國君主闍耶跋摩二世(Jayavarman II)之後250年的12代君王姓名,以及帝國早期輾轉遷都的發展史。

SKT出土的石碑記錄了高棉帝國初期發展歷程,對高棉歷史研究深具意義。Photo credit:Frank

SKT在1980年代初期是「柬埔寨人民民族解放陣線」的軍事據點,直到1990年泰國軍隊驅散柬埔寨的軍隊之後,SKT才得以重新開放在世人面前,直到2004年,在日本與泰國合作之下,才將遺址附近的地雷全數清除完畢,讓遊客能夠在這碧樹如茵的歷史園區漫步。

SKT在1980年代仍遭軍隊控制,直到2004年在日本的合作之下才終於將遺址附近的地雷清理乾淨。Photo credit:Frank

在暹羅大地上微笑的闍耶跋摩七世

歷代君主中,史學家又將西元1181年到1218年統治高棉帝國的「闍耶跋摩七世」視為是帝國鼎盛時期的代表人物,不論在對外軍事擴張或是城市及神廟的建造上,闍耶跋摩七世所留下的痕跡直到今天都令人讚嘆不已。人稱「高棉微笑」的巴戎寺(Bayon)正是他的傑作,同時也反映出闍耶跋摩七世帶領高棉文明短暫地從印度濕婆信仰轉變為大乘佛教的這段插曲。

所謂「高棉微笑」指的是「巴戎寺」上方的浮雕,同時也見證高棉帝國從印度教轉為信奉佛教的歷程。Photo credit:Frank

在闍耶跋摩七世之前,各君主所建造的神廟都是用來供奉印度教三大主神:梵天、濕婆(Shiva)和毗濕奴。遊客最常造訪柬埔寨的小吳哥城(也就是俗稱「吳哥窟」所在),其最初的設計就是為了祭祀毗濕奴。如果說小吳哥城是高棉帝國印度教的巔峰傑作,那麼大吳哥城正中央的巴戎寺就是闍耶跋摩七世試圖讓帝國皈依佛教的證據。據某些研究指出,闍耶跋摩七世信奉佛教是受到他兩位夫人的影響,但從宏觀的角度來說,有可能是呵叻高原的佛教信影逐漸影響了帝國核心,統治者不得不與時俱進作出調整。

「林伽」和「優尼」分別代表男女的生殖器,是印度教神廟中常見的元素,不過高棉遺址因輾轉於不同文明之手,因此印度教及佛教元素常常共存。此圖攝於披邁國家博物館。Photo credit:Frank

無論如何,根據碑文記載,闍耶跋摩七世在23座帝國城市中,豎立了「勝利救世佛陀」(Jayabuddhamahanatha)雕像,顯示在帝國境內推廣佛教,確實是不遺餘力。由於碑文並沒有敘述雕像的型態,目前學界對於碑文所指的「勝利救世佛陀」倒底長甚麼樣子還未有定論。用各地出土的雕像比照碑文文獻,有人認為是千手觀世音菩薩(radiating Avalokiteśvara),有人則認為應該是曾經置於披邁神廟中的微笑雕像。

闍耶跋摩七世在帝國的23座城市中,豎立了「勝利救世佛陀」,部分學者認為是千手觀世音菩薩。此圖攝於北碧府的「獅城」。Photo credit:Frank

雕像臉上祥和的笑容給人靜謐圓融之感,使學者認為這些雕像不僅只是刻劃闍耶跋摩七世本人的容貌,同時暗示這位帝王希望以「觀自在菩薩」之姿照看帝國子民。

原置於披邁神廟內的雕像,研究者認為這是闍耶跋摩七世本人的容貌與菩薩形象的結合,起初陳列於曼谷國家博物館,現移至呵叻府的披邁國家博物館。Photo credit:Frank

闍耶跋摩七世統治帝國時間不過40年,在整個高棉帝國600年歲月中只佔了一小部分,但是作為一位中興帝國以及推廣佛教的帝王,他積極地透過系統性的建築工程,讓後世能夠一窺當年雄心壯志和虔誠的靈魂。譬如前述的「三峰塔」、「獅城」和「甘烹藍寺」,便是他統治期間的工程,後來的學者稱其建築結構及浮雕藝術屬於「巴戎寺風格」(Bayon style)。

有些高棉遺址塔門雙邊石柱底端的浮雕常見此風格之抱膝盤坐佛像,此即為「巴戎寺風格」元素之一。此圖攝於「披邁神廟」。Photo credit:Frank

事實上,「巴戎寺風格」只是學者用來描述闍耶跋摩七世當年大興土木的一段時期,其在泰國境內留下的遺跡建築風格,與他本人在首都大吳哥城建造的若干廟宇仍有相當大的差異。原因之一在於他為了在短時間內展現個人霸業和推廣佛教,使得首都以外的建築外牆雕刻不如吳哥帝國早期細緻工法。或許各地建築師為了使命必達,他們運用紅土(laterite)快乾且堅硬的特性,大量採用紅土磚搭配容易雕塑的灰泥粉飾(stucco)來建造帝國首都以外的城市及廟宇。像是「甘烹藍寺」外牆殘留的灰白色雕塑,即是明顯的證據。

「甘烹藍寺」外牆殘留的灰白色雕塑是各地建築師為了能在短期達成「闍耶跋摩七世」的指令,運用紅土(laterite)快乾且堅硬的特性,大量採用紅土磚搭配容易雕塑的灰泥粉飾(stucco)來建造帝國首都以外的城市及廟宇。Photo credit:Frank

另一個原因是帝國結構性問題。正如前面提到,吳哥帝國的核心區域以洞里薩湖和湄公河構成的平原為主,當國力強盛時,帝國控制力便能輕易越過「扁擔山脈」,進入泰國東北的呵叻高原。但是作為自然屏障的「扁擔山脈」,依舊有效地將「平原高棉」與「高原高棉」區分開來,導致兩個區域在文化、語言、宗教等方面逐漸演化出分歧,這個分歧也顯示在建築之上。闍耶跋摩七世或許在政治及軍事權威上仍能影響「高原高棉」的領主,但是卻無法完全磨滅此區的文化特色。

不只是「泰國吳哥窟」

從泰國境內的高棉遺址,我們不僅看見帝國幅員廣大,也發現出土文物對高棉文明研究具有關鍵價值,更重要的是,高棉帝國統治的呵叻高原,在自然上、建築上甚至宗教上展現出強烈的獨立自主性。在某種意義上,呵叻高原的統治階層必須因地制宜,鞏固其統治正當性,另一方面又與洞里薩湖平原區的權貴對抗或爭奪權力。

扁擔山脈上的柏威夏神廟因泰柬邊境軍隊相互爭奪神廟主權而受戰火波及,12世紀呵叻高原與洞里薩湖平原的權力爭奪再度於20世紀上演。Photo credit:Frank

此外,在西方殖民勢力入侵東南亞的階段裡,泰國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主權獨立,加以後來越戰和赤柬等政治動亂不斷侵擾柬埔寨的高棉遺址研究,泰境的高棉遺址研究更顯珍貴,而非只是「吳哥窟」的配角。

看著復原前「披邁神廟」的斷垣殘壁,讓人更加珍惜今日碧草如茵的歷史園區。Photo credit:Frank

目前披邁神廟以及帕儂藍神廟都已進入世界文化遺產的等待清單中,也有很多旅遊介紹以「泰國吳哥窟」來介紹,但是從後世研究者在泰國各地研究所得出的結論,我們可以清楚的發現,泰國高棉遺址不只是「泰國吳哥窟」,而是近一步豐富了我們對高棉文明的認識。

本文相關之高棉帝國君主附錄:

在位期間(西元)統治者特色
802-835闍耶跋摩二世建國者
877-889因陀羅跋摩一世
889-900耶素跋摩一世建立吳哥城
928-941闍耶跋摩六世遷都Koh Ker
1011-1049蘇利耶跋摩一世擴建吳哥城
1050-1066優陀耶迭多跋摩二世建SKT神廟
1080-1107闍耶跋摩六世建披邁神廟
1113-1149蘇利耶跋摩二世建吳哥窟及帕儂藍神廟
1177吳哥城遭占婆攻陷
1181-1215闍耶跋摩七世帝國中興並改宗佛教
1243-1295闍耶跋摩八世重新恢復印度教信仰

註:本文所提「吳哥窟」指網路上最常見的照片,也就是小吳哥城,「吳哥城」則包含大吳哥城和小吳哥城,「高棉文明」則泛指所有在其疆域影響下的建築或宗教特色。另本文高棉帝國之年代分期採Michael D. Coe和Damian Evans合著專書Angkor and the Khmer Civiliztion之論點。

參考文獻:

  1. Coe, M & Evans, D. (2018). Angkor and the Khmer Civilization. Second edition. London : Thames & Hudson.
  2. Conti, P. (2007). Tantric Buddhism in Phimai: A New Reading of its Iconographic Message. The Angkor Database (online)
  3. Freeman, M. (1996). A Guide to Khmer Temples in Thailand and Laos. Bangkok : River Books.
  4. Petrotchenko, M. (2017). Focusing on the Angkor Temples: The Guidebook. The Fourth edition. Bangkok : Amarin Printing and Publishing.
  5. Sophorn, V. (2012). Portrait of King Jayavarman VII. Angkor National Museum Bulletin. Volume 3 : 4-7.
  6. Woodward Jr., H. (1994/1995). The Jayabuddhamahanatha Images of Cambodia. The Journal of Walters Art Gallery Volume 52/53 :105-111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ASEAN PLUS 南洋誌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