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進之路 前進東協

[專題評論] 南進之路 前進東協

作者:曾勤博 律師


近年來以東協(ASEAN、東盟)為題、倡議投資東協、「西進」轉「南進」的報導汗牛充棟,討論東協的商務投資成為大熱潮。2014年9月,天下雜誌以「北東協崛起」為題出刊,點出各國逐鹿一體化的北東協,只有台灣沒來參一腳。媒體也點出,東協人才行情看俏、身價飛漲,「比大陸夯 9成台灣上班族考慮派駐東協」,我們需才孔急,然而配套人才政策欠缺。

由於地緣關係,決定了台灣離不開東南亞的命運:在大航海時代,西屬菲律賓設有分部在北台灣,荷屬印尼則落腳台南;經濟策略上,東南亞更是台灣在「China plus X」的關鍵選項。台灣與東南亞同是閩南、客家海外謀生的移居地,新移民更是成為聯繫東南亞的血脈線索。現實上,台商也不是沒來參一腳,但相較於中、日、新、韓,多是單打獨鬥。

90年代,台灣呼籲過南進政策,但當時東南亞政局動盪,建設滯後,西進中國大陸是擋不住的趨勢,也是於當時時空背景下理智的選擇。時至今日,現今中國大陸營運成本的增加及產業轉型,與此同時,東南亞則維持了相對穩定的環境,全力追求經濟發展,2011年緬甸的經濟開放,則標示著東南亞已再無任何自外於全球市場的經濟體。如今,南進天天在上演,2005年高盛(Goldman Sachs)提出的「新鑽十一國」(Next Eleven, or N-11)中,印尼、菲律賓、越南名列其中。

IMG_7849
新加坡魚尾獅。(Photo Credit: 荊柏鈞 Jing, Bao-chiun)

在中、日、星、韓竭力經營東協之時,台商先是受困中國大陸的轉型陣痛,再是經歷越南排華,對鏡自憐,四顧茫茫。隨著中國崛起,台灣的優越感早已蕩然無存,韓國起飛,台灣的自尊心已轉為自卑。十多年前高喊的南進政策及亞太營運中心,現在連說的勇氣都沒有。反觀中國大陸在東南亞全力滲透,跨境鐵路、巨額投資、企業併購,從未一時止歇;日本早有深耕東南亞各國的傳統;韓國緊隨其後,未見稍遜。台灣有沒有南進的策略?有沒有南進的條件?

新加坡是東南亞甚至全亞洲的金融及物流中心,是台灣可以借道的關鍵,幅員雖小,卻是台灣可以站上的巨人肩膀,是經略東南亞的人才中心、資訊中心、及金流物流中心;每個新加坡人都是天生的東協專才,對東協各國都有一定的認識,也自然的積累到通往東協各國的人際網絡。菲律賓人口超過一億,是東協最西化的國家,近年GDP高速的成長,正踏上重返榮耀的道路;菲律賓不是僅僅有家管看護,在新加坡、香港等世界各地都有大量菲籍的高管及專業人士。泰國是中南半島的中心,已有各種高階製造業的產業鏈條,曼谷往西不到300公里是即將建成的緬甸深水大港 – 土瓦經濟特區,往東則連結金邊及胡志明市,交通便利加上在東協各城市中較高的生活水平,一向是各大企業外派中南半島的理想地點,曼谷將會成為中南半島實質的「首都」。

Yangon (Axel Drainville)
仰光街景。(Photo Credit: Axel Drainville@Flickr CC BY 2.0)

越南、印尼、柬埔寨、緬甸,具備雄厚的「人口紅利」,是勞力密集產業的絕佳基地。 寮國(老撾)號稱「印度支那蓄電池」,中國大陸引領巨額投資,2011年甚至在永珍 (萬象)開辦「老撾蘇州大學」。馬來西亞及印尼是通往伊斯蘭世界的灘頭堡;文萊除了是產油富國,更是各類離岸公司熱門註冊地。縱使以東南亞中發展最滯後的緬甸為例,6000萬人口中約有4600萬勞動人口,而根據2013年麥肯錫顧問公司(McKinsey & Company)研究報告,15年內(迄2030年)緬甸經濟規模將成長四倍,達2000億美元,10年內(迄2025年),全球一半的消費人口均在5小時飛行範圍之內。

東南亞在人口及幅員上都相當於半個中國大陸,雖然不管東協加三、加六、還是加八(ASEAN +3, +6, +8)都沒有台灣,但並不代表台灣就無所作為。再以緬甸為例,日本由政府領頭,著力於政府、產業、教育、人道支援等各個部門,例如獨立行政法人國際協力機構(JICA – 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在緬甸投資設置特別經濟區,日本甚至派遣官員至緬甸政府中的投資主管機關,為日商掃平投資過程的困擾。新加坡的企業及大學提供獎學金,儲備所需人才。中國大陸的雲南民族大學,設有東南亞各語種的專業培訓,人才已投入市場所用,筆者就遇過不少中國大陸投資人是系出該校的。

印尼雅加達
印尼民眾拍跳躍照,歡迎大家到雅加達。(Photo Credit: Luluk@Flickr CC by 2.0)

在東南亞,台灣在技術、資金、產業經驗上尚有優勢,在東南亞部分國家仍有「先到優勢」。台商在越南胡志明市的富美興造鎮奇蹟,就是成功之例。以緬甸來說,台商來緬,可以說是幾個世代的遷徙了,走過了台灣、中國大陸、越南、柬埔寨。每個台商都練就了處理斷電缺水、交涉土地、克服語言、應付官僚等能力,台商從一路遷徙中的網羅各地人才,大陸的、越南的,楚材晉用。由於歷史因素,台灣曾是東南亞華人的留學首選(可惜此景不在,中國大陸、新加坡、香港都更有吸引力),以及新移民第二代,提供了人才儲備(市場需求量大,自然積累已遠遠不敷所需)。台商在陌生的土地上,憑藉的有限的資訊,也尚能有所作為。

東南亞正處發展中的波瀾壯闊時代,台灣身處其中,不該置身事外,基於這個想法,「南洋誌」團隊將結合台灣與東協各國的年輕學者、專業人士、在地觀察者、以及東南亞愛好者,提供第一手專業、「接地氣」的報導。

原文初刊於關鍵評論網

1則迴響

  1. 我人就在菲律賓上班
    來這才快一年的光陰
    就有感受到許多衝擊
    願天祐臺灣
    感謝你專業分析
    希望能知道更多你的見解與故事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ASEAN PLUS 南洋誌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